为史存档 为今立照
在各地诗友回赠的几十本诗词集中,上海袁人瑞先生的《桂楠居诗词集》是一本颇有特色令人难忘的本子。在其封面,竖排着作者的两句七言:“吟哦岂独虫沙事,俯仰常存家国心”,旨在明志,旨在昭示本集的特点。读其著,
在各地诗友回赠的几十本诗词集中,上海袁人瑞先生的《桂楠居诗词集》是一本颇有特色令人难忘的本子。在其封面,竖排着作者的两句七言:“吟哦岂独虫沙事,俯仰常存家国心”,旨在明志,旨在昭示本集的特点。读其著,诚然如是,诗人之咏是一些史事的再现或闪现,是对这些往事的反思,是抹不去的沉重记忆,是冲淡不了的哀惋。他的这些诗真可说是史(民间野史)的档案,现实的小照,也是真善美的结晶。在《反右运动五十周年祭》中,诗人写道:“招谏频频点火勤,此中天意固难明。引蛇术士呼声切,诱敌拳师用计精。只道推云调楚雨,那知覆手便秦坑。阳谋新人经纶策,长使书生梦里惊。”反右的结果是全国一下子冒出了几十万“阶级敌人”,无数国之精英、民族之脊梁成了阶下囚,无数人因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大学者教育家黄炎培家里“右仔排排坐”(五子竟有四个是右派)。诗人那时还只十三岁,不可能身遭其厄,然而其寡母是份子,“头箍铁帽常悲戚,身列牛魔总苦酸”,“受尽摧残”。自己1964年“自愿”支边,到了新疆,后来,这同去的139人竟死了29人!对于右派,诗人读《九死一生》(作者系新华社高级记者,曾参加新四军,赴朝赴越,因言获罪),感同身受,写了其中几则小故事。有“因对右派温情而免职的指导员”,有因“直把人才作朽柴”强行上山伐木而“砸死几名右派”的惨事,有“吞虫嚼鼠疗饥火”“黄泉路上犹回首,口咬菜团始心甘”的惨痛一幕,有“在饥寒风雪中强迫劳动,一日内七右派毙命”的略述……历历如在眼前,令人酸惋。这些人何罪之有?天地良心,这人间还有良心吗?十年浩劫,旷古无二,举世无匹,在《浩劫三十年祭》中,诗人沉痛地写道:“运动频频年复年,紧箍好念斗争篇。饿魂已过三千万,乱国岂能七八遍。专政人传承马后,坑儒自诩赛秦先。愚公听话智公惧,乌托邦中筑洞天。”十年浩劫,上演了无尽荒唐,一组《浩劫吟》略现了几个令人掉泪的凡人小事:哈族青年托逊出生世代牧羊家庭,活活被整死,“十日冤魂二十七”;蒙古小伙巴音因“放牧迷路越边境”被抓回狠整,“马尾拉人满地跑”,妻子被贫革“光棍二三条”“饿狼群起扑羊羔”;“老牛”因小便朝东“挨了一场批斗”;退休老师“被造反学生逼着食下鼻涕虫”……在另几首绝句中,张志新“割喉刀滴血淋淋”,林昭被毙后“杀人犹讨枪子钱”,罗克因写了《出身论》被杀,“头颅血祭出身论”,翻译家傅雷夫妇“尊严辱尽耻偷生,交颈同投枉死城”……其实,十年中的荒唐何止这些区区小事,那时“百战元戎三断肋,国家主席跣足走”(《彭公颂》),区区蚁民的生死又值得什么呢!对于这段历史,现在人们少谈了,一些人也极力让人们不再提起,“高唱”“突出”、莺歌燕舞,然而诗人是“劫难曾经犹似昨,辛酸每忆即成篇”(《赠龚先生》),心中不忘,也写了不少。历史不能忘记,良心不能泯灭,在这国泰民安的当今盛世,时而重温下曾经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未必对当今就没有好处。“未见诗词能倾国,从来谄佞害苍生。迅翁笔下新传主,护定头疤忌点灯”(《石城即事》),我们不要当了鲁迅笔下的阿Q“新传主”!
诗人“爱恨情仇凝笔端”,缅怀先烈,敬仰英模,对邓公高歌,对胡温大赞,关心时政,留心报端,对当今的一些“弊”狠加针砭。如《遮丑墙》,说那些小吏“能招官吏垂青眼,休管民间戳脊梁”,怒斥光天化日下野蛮执法、打死人的天门“最牛城管”,对诸如官威、贪污腐化、黑窑奴工、矿难、名导吸毒、导游宰客、食品充假、水源污染、环境恶化、子媳不孝、男女出生失调、婚骗欺诈等等问题或现象,诗人也都摄入了诗篇,表达了自己的忧思和愤慨。“吟哦岂独虫沙事,俯仰常存家国心”,他为民而呼:“仁政应许民张胆,未见官威损几分”(《山城钉子户》),他以史为鉴,感叹“我为苍生兴一叹,人间应重报忧才”(《咏马寅初》)。他坚持“诗歌为事而作,为情而发”(《后序》),“民间风雨总关怀”(《年会感赋),不矫情,不媚俗……通观其诗集(始于1957年,止于2008年10月,500多首),诗人不可能是个“先进者”,也可能不会在什么诗词大赛中获奖,但他的确是个爱国者,真正的爱国者,他是人间的赤子,也是个真正的诗人。“诗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世界;诗又不仅仅是一面镜子,他反映的是作者心灵对客观世界折射的光辉,也就是诗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积极的审美观照,是生活与心灵交汇的闪光。也因此,‘诗如其人’。”(丁芒《求真论》)。诗人的诗正是诗人人格的闪现。
诗人曾浩叹:“曾经尘海千千万,解我诗心有几人。”吾不敏,几天来,反复研读先生的这本诗集,似乎“解”了诗人之心。于是想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如何写?颇费神思,题目就拟了好几遍,先是“敢遣真情入咏篇”,又拟为“史笔记伤疤,赤诚凝警策”,后又想到“为史存档,为今立照”,直到此时,我也未真正定好这篇小文的题目,列于此,由读者诸公自定吧。
2011年8月13日于化谷轩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在轮回中叹息
下一篇:听《老鹰之歌》之随笔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