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别2009

“词”别2009

明光铮亮杂文2025-03-31 03:13:48
据称,《咬文嚼字》评出了“2009年十大流行语”,“不差钱、躲猫猫、低碳、被就业、裸、钓鱼、秒杀、纠结、蜗居、蚁族”这十个词语入选。一、不差钱“不差钱”缘于“春晚”赵本山的小品,在金融危机蔓延的200
据称,《咬文嚼字》评出了“2009年十大流行语”,“不差钱、躲猫猫、低碳、被就业、裸、钓鱼、秒杀、纠结、蜗居、蚁族”这十个词语入选。
一、不差钱
“不差钱”缘于“春晚”赵本山的小品,在金融危机蔓延的2009年初,这三个豪迈的字像一针强心剂,为国民注入了信心与喜悦,因此得以迅速流行。每每听到一些单位、一些人大肆宣扬“不差钱”的时候,都不由得付之一笑,不管是否属实,这份自信总是值得嘉许的。
二、躲猫猫
2009年2月,云南省一名男子在看守所中死去,警方称死者是在玩“躲猫猫”时撞墙受伤而死亡的,其实死于狱霸虐待。“躲猫猫”的说法令原本轻松活泼的儿童游戏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谁说中国人缺乏幽默感?谁说警察没有想象力?不但有,而且一不小心就整成了黑色幽默,整成了异想天开。
三、低碳
虽然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成果低于外界预期,但有两个字进入了公众视野――低碳。一时间,明星们纷纷出来作秀,号称要根据自己的排放量进行植树等碳补偿活动,但大多数国人反应冷淡。究其原因,是大家认为有许多事情比环保更为重要,如买房、上学、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反腐倡廉等等,而环境问题,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如今锦之不存,花将焉附?
四、被就业
2009年,最流行的一个字应该就是这个“被”字,被网瘾、被代表、被全勤、被自杀、被增长、被就业……
有人称,我们已经被动地进入了一个“被”时代,动不动就被人给“被”了。一个“被”字,道出了没有话语权的平民百姓多少的辛酸与无奈!
寒冬腊月有“被子”是好事,但“被子”太多,就难免成了泰山压顶,迟早
要压死人的。
五、裸
最早听到的词组是“裸考”,指考生在没有任何加分情况下参加考试。我觉得发明这个词的人是天才,一个“裸”字流露出说不清的凄凉与悲哀。如果有条件,谁愿意“裸考”呢?现在高考加分猫腻甚多,都是些权钱交易,与平民子弟无缘。最近又爆出了厦门马拉松赛造假,如此大规模的青少年作假行为,不都是因为高考加分吗?很多专家学者认为高考加分乃“腐败通道”,强烈呼吁予以取消,对此我深表赞同。
最近又流行“裸婚”,即不买房,不买车,不戴婚戒,不办婚礼,不度蜜月,只领取结婚证书。估计也是经济所迫吧,否则有谁愿意在人生中最绚烂的时刻仓惶现身呢?可以想见,这些青年人很差钱,所以他们没法将注意力集中到低碳上。正应了那句老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六、纠结
有段时间,女儿说话时言必称“纠结”,小说中男主和女主之间的感情纠纷――“纠结”,周末是逛街还是看电视――“纠结”,中午去食堂吃牛肉面还是煲仔饭――“纠结”,确定不了将来学文科还是学理科――“纠结”,一时间,搞得我也很纠结。
这是典型的青少年流行语,我以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现在物质条件太好了,存在着诸多选择,而每选择一棵树木就意味着放弃一片森林,所以他们心里很不舍很难受,既怕错过了树木,更怕错过了森林。我们小时候就简单多了,父母煮什么吃什么,买什么用什么,一点也不必纠结。另一方面,现在青少年相对独立,凡事喜欢自己拿主意,厌烦爹妈的干涉,但是,他们的经验和阅历都很有限,往往举棋不定、左右摇摆,自然就感到无比的纠结了。
他们纠结,父母更纠结,显而易见的事情还弄那么复杂,直接听父母的不就完了?保证人人都会少走弯路。可惜,一个人不可能既拥有青春,又拥有青春的知识,好比一个女人,容貌难以与智慧并存。唉,纠结着吧,一旦什么都看明白了,想明白了,青春也就一去不回头了。
七、钓鱼
这个说法很形象,试想想,一条鱼在水里无辜地游来游去,忽然间冒出一个别有用心的诱饵。鱼上当了,但没有人认为鱼可耻,可耻的是老奸巨滑的钓者。
不能不承认上海人精明,竟然创新出这样的城市交通执法,去诱惑一个原本清白的人违法,然后实施执法。不知怎么的,忽然想起西游记里的白骨精,想吃唐僧时,也是先乔装打扮一番,装出楚楚可怜的样子,至于是否“胃疼”就不得而知了。看来每个善良的司机都必须练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眼即可辨别出妖怪的原型。
鱼儿,渴望一个没有“钩子”的世界,让它们自由游弋;善良的人们,渴望一个包容善良的道德环境,不要让他们的良心始终挣扎于行善与漠视的边缘。
八、秒杀
秒杀,指在极短的时间内杀死敌手。不由得想起古龙的武侠小说,什么小李飞刀,什么三少爷的剑,皆出神入化,快到敌人根本反应不及。
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倘若没有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并且未雨绸缪,恐怕在商战中被“秒杀”了都不知原因何在,一如古龙笔下的那些失败者,轻则灰溜溜,重则命丢丢。
九、蜗居
电视剧《蜗居》热播,引发了平民阶层的共鸣。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买房吧,注定一辈子成为房奴,不敢换工作,不敢对老板说“不”,不敢买衣服,不敢生孩子,总之,年轻人不再有闯劲,不再血气方刚,谁见过一个昂首挺胸的奴隶呢?于是有人牢骚满腹: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欲使人疯狂,必先使人买房。
不买吧,住哪?前几年去成都,参观了杜甫草堂,虽床头屋漏无干处,布衾多年冷似铁,但好歹总有一栖身之所,而现在很多人却连屋上三重茅都属奢望,更谈何广厦一间!
年轻人蜗居久了,就会变得像蜗牛一样缩头缩脑,缓慢爬行,甚至畏惧不前,空间上的狭窄早晚导致精神上的狭窄,久而久之,社会还有救吗?
十、蚁族
“蚁族”指的是高学历低收入的群体,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连蜗居者尚且不如。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的中国,流行一句顺口溜: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说的是“脑体倒挂”的情况。现在,似乎这种现象又死灰复燃了。据说北京住二环的讲外语、住三环的讲山西话、住四环的讲普通话、住五环的讲北京话,山西煤老板利用资源优势发迹了,温州商人靠先发优势也致富了,他们在北京整栋楼整栋楼地买房,炒得房价一路飙升,炒得百姓心惊肉跳。
工农兵学商,“学”应该排在“商”的前面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