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到最后的司马懿
今夜再次阅完《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尤其是最后的胜利者司马懿,这位最终统一了天下的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令我心旌荡漾,感慨万千。尽管史书上清清楚楚地记载着他的外表:鹰视狼顾,非人臣之相也。我怎么也无法相信这
今夜再次阅完《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尤其是最后的胜利者司马懿,这位最终统一了天下的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令我心旌荡漾,感慨万千。尽管史书上清清楚楚地记载着他的外表:鹰视狼顾,非人臣之相也。我怎么也无法相信这个表面上浑浑噩噩的老者,能有着一双鹰的眼睛、狼的耳朵。难以想象那双混沌的老眼也能暴射出犀利的凶光……
一个能让曹操视为最大隐患、能成为诸葛亮最强劲敌手的人,一个集厚黑学之大成的阴谋家,一个为自己的子孙夺得了天下的准窃国大盗,无论如何都应该带着些阴沉诡谲的气质,或多或少。可是他展现在我面前的,却只是一次次的装聋作哑,假痴不癫。以至于每次读到这个永远沉默寡言、不动声色的老者出场,我原来总是会习惯性地和他那些政敌一样,撇撇嘴,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最后,发现自己太简单了,原来他才是老谋城府,大智如愚,韬光隐晦者的典范。
是啊,这是个索然无味的人物,与那些灿若群星的谋臣勇将相比,他没有任何闪光之处:没有曹操的霸气张狂,没有诸葛亮的挥洒自如,没有周瑜的风流倜傥,没有吕布的睥睨天下,没有孙策的激情飞扬……翻遍全书,最乏味、最没有英雄气概也最不讨人喜欢的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毕生都窝窝囊囊的汉献帝刘协,另一个便是这位司马宣王。
结果,偏偏是这个最乏味、最没有英雄气概也最不讨人喜欢的司马懿,笑到了最后。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无数当世人杰近百年的逐鹿问鼎,却徒为司马氏作了嫁衣。
盘点司马懿成功的资本,我感到的是有一种难以说清的理论。诚然他有自己的真才实干,可比起其他人,终究还是逊色了一筹:打仗不如曹操,治国不如诸葛亮,识人不如刘备,谋略不如鲁肃、郭嘉、贾诩,勇武不如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魅力不如孙策、周瑜……之所以能成为最后的赢家,首要原因居然是——长寿。他比66岁的曹操晚死7年,比63岁的刘备晚死10年,比40岁的曹丕晚死33年,比54岁的诸葛亮晚死19年,比35岁的曹睿晚死38年,比71岁的孙权晚死2年,竟一直活到了73岁,在人才凋零的三国后期,阅尽魏蜀吴,能出其右者竟都已相继作古,上天为司马懿带走了所有强悍的对手,给他剩下的不过是一个可以玩弄于股掌之上的7岁小皇帝,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政敌,两个一天天走向腐朽没落的敌国,至于孟达、公孙渊、王凌之流,更是碌碌之辈,不足挂齿。于是我从他身上总结出的最大经验便是——即使你不如对手强,至少也要比他们活得长。
然而有得必有失,在这场遥遥无期的长寿竞赛中取得胜利,司马懿同样也付出了惊人的代价。他那漫长的人生颇为坎坷,论命运的多舛,恐怕仅次于一生都郁郁不得志的刘备:《三国演义》群星璀璨的前半部,这个人物一直默默无闻地隐藏在曹操身后的阴影中,从29岁出仕到曹丕称帝,被压制了整整10余年;曹操、曹丕相继亡故,他崭露头角没多久便被朝廷贬黜;虽然后来得以官复原职,但紧接着又被半仙诸葛亮一次次打得左支右绌;好不容易拖死诸葛亮,却被政敌曹爽再次排挤出权力中心,又是长达10年之久……73年的生命,44年的仕途,居然绝大部分岁月都在不如意中度过,这样的人生,是怎样的晦暗压抑?
面对着如此不公甚至残酷的命运,换成其它任何人恐怕都会心灰意冷,然而司马懿却偏偏是个例外:数十年如一日地蛰伏隐忍着,藏匿自己的锋芒,掩饰自己的光彩,甚至泯灭自己的人格,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始终是这样坚忍不拔地一次次承受住了来自对手,也来自命运的各种各样的打击与考验。割草喂马的生活没能磨灭他出人头地的野心;曹氏祖孙整整三朝四代的猜疑冷淡没能瓦解他的力量;宦海的潮起潮落没能淹没他;疆场的屡战屡败没能击垮他;政敌的排挤打压更是没能动他分毫……令人折服!
他的那些对手,在性格上各自都有着强大的优势,同时却也各自有着致命的弱点。曹操败于贪,过分的自我膨胀使他太盲目轻敌,结果导致了赤壁的惨败;周瑜败于嗔,过分的嫉妒使他英年早逝,饮恨千古;诸葛亮败于痴,对信念的过分追求使他耗尽了自己的生命之火,最终灯尽油枯。狂放的曹操败于狂放,激情的周瑜败于激情,执着的诸葛亮败于执着,他们各自鲜明的性格成就了他们,也毁灭了他们。唯有司马懿,性格上几乎没有任何亮点,然而与之对应的,便是没有任何破绽缺陷。这是司马懿的乏味之处,也是高明之处,更是可怕之处,也是敬佩之处。
在凡人,在我们这些读者眼中,喜怒哀乐忧悲惊恐,能干扰常人的一切情绪,到他这里竟完全不起作用:
他没有恐惧,刺客的利刃架在脖子上,他还能继续假寐;他没有沮丧,一次次地被贬黜、一次次地吃败仗,他都没有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他没有快乐,无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他都没有长久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继续殚精竭虑,苦心孤诣地盘算下一步棋该怎么走;他没有愠怒,诸葛亮羞辱送来的女人艳装照样坦然敢穿,隐忍不羞;面对着曹爽的骄横跋扈,他宁可躺在病榻上装疯瘫;曹叡临死试探他的野心封官,竟然拒绝,真的老道城府,比起诸葛亮临死试探有野心的魏延,太会隐藏了;他没有迷醉酒色,静姝再美丽,其卧底的角色又被他一下识破,而不动声色,纳妾怀子,生子杀死,巧妙利用,既有爱,又是恨,更是狠,还有藏。他杀曹真之子曹爽时候说,是你先帝曹操教我的:“为什么人的脚比脸和手都要白呢,因为它老藏着。”当然,和古往今来所有成功的政治家一样,他也没有怜悯,击败曹爽后不为任何哀求所动,充分发扬了“对敌需狠,斩草除根,男女老幼,不留一人”的精神,冷酷无情地灭掉了对方的三族;我真的体会到了无毒不丈夫,王者无情的真正内涵。
最为可怕的是,这种隐忍的功夫仿佛已臻化境,他的情感几乎完全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彻底服从于理智。在这点上,与司马懿对比最鲜明的还是刘备。整部《三国演义》中最能忍的两个人,仍然非他俩莫属。两人同样野心勃勃,同样忍辱负重,同样压抑自我,但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却使得他俩形似而神非。来自北地边陲的刘备,身上多少流淌着些胡人剽悍的热血,他终究还是个性情中人,否则关张相继殒命后,他不会那样悲痛欲绝,不会不计后果地攻打东吴,为此付出一切代价也在所不惜。他的压抑自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