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城》里究竟有多少座围城
《围城》是学者型作家钱钟书先生上个世纪40年代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里,作者以其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我们塑造了一座又一座围城,可以说是大围城里套小围城,城中有城,那么,《围城》
《围城》是学者型作家钱钟书先生上个世纪40年代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里,作者以其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我们塑造了一座又一座围城,可以说是大围城里套小围城,城中有城,那么,《围城》里一共写了多少座围城呢?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做一个初略的探讨。一、围城的涵义及作者情况
在探讨《围城》里究竟写了多少座围城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围城,以及本书作者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围城》一书的大致内容。
作者钱钟书(1910-1998)是一位治学大家,1910年生于江南古城无锡。关于钱先生名字的由来,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说在当时社会,中国的大家庭流行一种习俗,男儿一周岁时,为试验孩子将来的志向,放许多物件于筐内,由他去抓,称为抓周。俗名也叫“试儿”。最典型的抓周就是《红楼梦》里贾宝玉抓了一大把脂粉钗环,被老爸贾政骂为酒色之徒。钱先生一周岁时,抓的是一本书,于是取名为钟书。钱先生在无锡、苏州读完小学中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1935年考取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38年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944年---1946年。除《围城》外,钱先生还著有文学作品《百合心》、《管锥编》和《谈艺录》。1949年以后潜心于学术研究,终成大家,以致于1980年以后国内形成一股“钱学”热潮。
《围城》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故事。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一年多时间,大概在1938年前后。从结构上来看,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方鸿渐留学归来与恋爱的经历;恋爱失败后从上海赴湖南三闾大学任教的经历;不满三闾大学的勾心斗角、黑暗和腐败返回上海,结婚成家在报馆谋职的经历。围城内外的困惑,使他处处受到打击和冷遇,世事的艰辛、世态的冷酷,使方鸿渐感到无处藏身,他只能像关在铁笼里的困兽,虽然不断地拼命挣扎,最终却无法找到出路。
“围城”一词取材于一个英国的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子里面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相似的说法法国也有这么一个,但说的不是鸟笼而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浅显的文字表达的却是一个深刻的道理:浪漫和神秘感产生爱情,让两个人结婚朝夕相处,平淡乏味的生活一定会冲淡甜蜜的感情。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其实,“围城”情结又岂仅仅是在婚姻和职业中才有呢?人生在世,不论是事业、爱情,还是交友、做人,莫不有追求,而在追求的时候,却往往对所追求的事物只有大略的了解,只想着它的好,而对可能有的坏处却少有理会。待到目标实现,才发现自己失去了许多,正所谓“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围城》中道别人所不能道的,正是这种期待与现实的矛盾。
二、《围城》里写了多少座大围城
按照通常的说法,《围城》描写了方鸿渐的事业、爱情、家庭三座“围城”,主人公屡屡抗争,最后仍免不了失败的命运。第一层是方鸿渐的事业圈围城,第二层则是他对待鲍小姐、苏小姐、唐小姐的爱情围城,第三圈是他和孙柔嘉的家庭围城。钱先生精于要写出“围城”这个思想,但书中却仅有两次仿佛无意中提到,一次是苏小姐闲谈中提起,一次是方鸿渐与朋友赵辛楣闲谈中说:“我还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小姐讲的什么‘围城’,我近来对人生万事有这个感想。”尽管看起来围城二字在整个书中只出现过两次,然书中却无一字不是在写围城。
先来看第一层——事业围城。方鸿渐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这是无容置疑的。但正因为他是知识分子,而且是那种带着玩世的态度处世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才构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围城”。在《围城》中,方鸿渐是一个失败的人,他起先被所谓岳父家——周家安排在点金银行里作小职员,后来由于“家庭”矛盾辞了职;经赵辛楣介绍进了新办国立学校——三闾大学任副教授,因既无真学位,又不会巴结,而倍受同事倾轧,受聘半年后便走了。回上海后又在赵辛楣与现任岳父的帮助下在报馆资料室里工作,时值战乱,报馆受租界警告,方鸿渐本着爱国气节愤然辞职,最后又不得不投奔赵辛楣。虽然方鸿渐的性格中有不求上进、游戏人生的一面,但他的性格中也有正直和热情的一面,是一个具有一定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但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却处处碰壁,处处受到冷遇。方鸿渐的悲剧,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那些比较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这一“围城”中的悲剧命运。方鸿渐是有点虚荣的,有点玩世不恭的,但是,他又并不像赵辛楣那样有真才实学,也不像韩学愈等人那样完全昧着良心。可并不是所有人面对这些时都能够狠下—条心的,多数的人都像方鸿渐那样,有那么一点的良心,有那么—点的虚荣。他们处处做小人,又不得不处处提防小人。他们也知道世道的艰险,可是并没有好好地去接纳它。他们尝试去改变,就好像方鸿渐想知道韩学愈文凭的真伪,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样。方鸿渐的原型无须费心寻找,正是那一时代也是每个时代最多的知识分子形象:志大才疏、满腹牢骚,又狂妄自大,爱自吹自擂。这注定使他成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而他的普通却并非是他失败的原因。现在,一个普普通通,甚至庸俗的人,照样也可以活得很成功。而他的失败只是在于他生活在一个不好的时代,而这时的他,恰好具有的一种不应在那个时代存活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应该说就是“良心”吧。
方鸿渐一生的第二圈“围城”,是他在处理爱情问题时候的玩世态度。也许从第—圈“围城”建立时,就决定了会有第二圈围城。
方鸿渐在感情方面接触的第一个女性是鲍小姐,此女留学出洋,一无所得,只学了一些淫荡的功夫回来。因此“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对这位鲍小姐,方鸿渐应该是一点感情都没有的,但由于他受西方生活的影响,对感情玩世不恭,生活放荡,所以在回国的船上,他抵挡不住诱惑,竟与轻佻的鲍小姐偷情,干下了那苟且之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官僚主义作风逼出的一大创举
下一篇:名人的调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