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惩防结合方能标本兼治

反腐败:惩防结合方能标本兼治

遽惶杂文2025-10-16 02:53:32
对于社会和国家来说,腐败好象人身体内的毒瘤,任毒瘤扩散,生命就难以维持。贪污腐败会恶化社会风气,加剧社会矛盾,动摇国家统治基础。因为腐败,曾经强盛一时的古罗马帝国迅速分崩离析,倒在蛮族的铁蹄之下;因为
对于社会和国家来说,腐败好象人身体内的毒瘤,任毒瘤扩散,生命就难以维持。贪污腐败会恶化社会风气,加剧社会矛盾,动摇国家统治基础。因为腐败,曾经强盛一时的古罗马帝国迅速分崩离析,倒在蛮族的铁蹄之下;因为腐败,一度达到中国两千年封建统治繁盛顶峰的乾隆王朝盛极而衰,国库空虚、军备松弛、社会矛盾激化,为鸦片战争一败涂地、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埋下重重隐患。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腐败会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会严重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如果不惩治腐败,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贪污腐败现象,自古有之。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制约,腐败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中国古代一直流传的一句谚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充分说明了贪污腐败在官场是如何的严重。正是因为社会到了“无官不贪”的腐败程度,包拯、海瑞、狄仁杰、林则徐这样两袖清风、清正廉明的好官才会名垂千古,受到历代老百姓的传颂推崇。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党的工作、生活和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西方拜金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之下,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行贿受贿、包养情妇等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呈愈演愈烈之势。陈良宇、成克杰、胡长清、王昭耀、王怀忠等贪官污吏贪污、挪用公款、受贿的数额动辄数百万、千万乃至上亿元,这些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已经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经严重威胁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已经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官员贪污腐败现象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了!
官员贪污腐败成为历朝历代都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明清是中国古代官员贪污腐败现象最为严重的两个朝代。明太祖朱元璋推行重刑治贪政策,规定官员贪污纹银60贯就要剥皮抽筋,在剥下的人皮充填蒲草放在衙门前警示众人,治贪力度不可谓不大,刑罚不可谓不严酷,但官员的贪污现象依然相当严重,究其原因在于明朝官员的薪俸实在太低,甚至到了无法养家的程度,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无数官员如飞蛾扑火般地前”腐”后继了。清代吸取了明代的治贪经验,明显提高了官员的俸禄,甚至推出了给官员发放“养廉银”制度,尽管如此,清代官员的腐败现象却更加严重。明代治贪失之于刚猛过度,清代治贪则失之于宽松过度,均属于治标不治本,贪污腐败现象难以得到根治。
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反腐倡廉的经验,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提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我们既要增强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感,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首先必须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作为大事来抓,促使广大干部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更好地用制度和法律规范权力的运行、约束干部的从政行为惩治腐败。其次要加大贪污腐败惩治力度,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严肃查处利用审批权、人事权、司法权违纪违法的案件,严肃查处贪污、受贿、行贿、挪用公款等违法案件,严肃查处失职渎职、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处各种以权谋私、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再次要积极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名利观和宗旨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最后要集中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把专题学习、群众评议与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化警示教育,深刻剖析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原因,分类分层次开展教育,加强示范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
总之我们要通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重要保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