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跳梁与百姓无关

小丑跳梁与百姓无关

末民杂文2025-05-09 22:46:16
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辆辆公交车上一幅幅关于中国曲艺节的标语,心生纳闷,平顶山什么时候又主办一届曲艺节?听着附近河边锣鼓喧天的热闹、二泉映月的音符若有所思回家了。晚饭的时候,我问女儿此事,女儿嘿嘿一笑
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辆辆公交车上一幅幅关于中国曲艺节的标语,心生纳闷,平顶山什么时候又主办一届曲艺节?听着附近河边锣鼓喧天的热闹、二泉映月的音符若有所思回家了。晚饭的时候,我问女儿此事,女儿嘿嘿一笑说早就结束了,请来了好多电视上的人,“躲”在各大影剧院演出呢。
这叫什么事?还是曲艺节吗?
举办曲艺节的主要意图莫过于弘扬民间艺术,让面临失传的民间戏曲、各类表演艺术以群众化、民众广泛参与的形式重新活跃起来,接续下去,重在群众性,意在延续性。
我们这个城市,说起民间曲艺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你随便走街串巷,莫不听到各种美妙的唱腔,有的是电视、收音机或网络的声音;有的是老爷子老太太随口扯几嗓子,虽不免饱经沧桑,但也怡然自得,听起来妙不可言;而拿着收音机边走边听偶尔跟唱一两句的老人则随处可见。不论什么时候你到河滨公园去走一遭,穿城而过的湛河两岸,柳树如烟,老人如云,偶尔也有几个几岁的孩子跟着老人们,一团团三几十人凑在一起,唱的、演奏各种传统乐器的比比皆是,曲剧、豫剧、粤剧、黄梅戏、川剧、秦腔、京剧应有尽有,以曲剧、豫剧为多。除此之外,还有杂耍的、说书的、玩皮影戏的、耍猴的、唱山歌的、跳民族舞蹈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演奏者入情入戏,自娱自乐,观赏者自有来去,不花分文,如痴如醉,美不胜收,好一个传统曲艺的海洋。
离市区三十多里宝丰县的马街,历史传统传承下来的全国著名民间艺术盛会——马街书会,每年举行一次,届时全国各地民间艺人汇聚于此,高手云集,各展绝技。十里长街,演出的高台鳞次栉比,各种美妙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此起彼伏,小吃、小商品买卖生意火爆。每逢此时,电视上的那些人儿都会光临观风,表演一二,华山论剑,热闹非凡。
据此,李鹏曾题字命名平顶山为“曲艺之乡”,并于若干年前创办“中国第一届曲艺节”,隐约记得那个曲艺节的演出现场就在城市的广场以及大街小巷,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华人英雄汇聚,本市各县区老百姓自发组织几百个演出队与英雄们热闹在一起,顷刻间一个文化的沙漠幻化成了民间艺术的海洋,老人们与青年人、孩子同台演出,彼此欣赏,彼此切磋,节日的氛围浓重而不拘于形式,将曲艺节的群众性、延续性发挥到极致。那是一个真正的曲艺节,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曲艺节。
而如今的又一次所谓曲艺节,竟然躲进影剧院演出,问天天唱戏自娱自乐的老人们关于曲艺节的事,老人们竟纷纷一个表情,纳闷地反问你,又举办了一次吗?你“节”你的节,我娱我的乐,热闹是小丑跳梁的,与老百姓无关。问同事有关此事,竟一个个唯唯诺诺,可能吧,也许,似乎,不知道结束没有,来了好多名人,门票很贵,咱看不起。看来也不是我孤陋寡闻了,明明一个曲艺节,曲艺却靠边站,群众却靠边站,那些电视上的人登堂入室,犹抱琵琶半遮面,演出一些与民间曲艺关联不大的东西,然后收取昂贵的门票,这还叫节嘛?这还是弘扬民间濒临失传的艺术吗?显然这样的曲艺节已经变味,不过跳梁小丑的门面而已,不要也罢。
如今,除了钱,除了作秀,与功利无关的是无人过问的。纳西古乐,与曲艺节有着相同的命运。唐代雅乐,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建国那么多年竟然只能由民间艺人在丧葬习俗中勉强保留下来,当民间有志之士将其挽救的时候,也只能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形式引起国人的注意,并在利益的驱使下才引起那些官大人们的兴致,勉强兴起拯救的些许意愿,这是如何的悲哀啊?想那被某些人批判得体无完肤的“万恶”的封建王朝,还知道采风,以留存有价值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使得文明文化继往开来,那么我们英明伟大的那么多“委”、那么多“局”建国几十年了,都干什么吃去了?各级政府面对如此恶劣的跳梁行为为何不作为?
至此,当我们铲除并清洗干净我们自己的文明精神,屁颠屁颠地跟着西方人乞讨拾人牙慧的时候;当我们因此以“森林法则”代替人类文明,在诸多领域危机我们民族的生存安全的时候;当食品行业全面“三鹿”化被全世界拒之门外,国人的各个器官都面临“结石”威胁人心惶惶的时候,“文化毒奶”正从各个领域侵蚀着国人的文化安全,畅饮“文化毒奶”而患的“脑结石”病正加快速度占领国人的脑袋。
小丑跳梁不论以何种形式,毒害或者干脆将文明文化当做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标签,虽然均与百姓无关,小百姓无法消灭跳梁的小丑,也无法阻止其更大幅度、更广的范围的跳梁,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别让“脑结石”要了你我的命,葬送了孩子及民族的前途。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