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一场追逐欲望的游戏
前几天,于一网友的空间读到一篇日志《网络,一个充满游戏的人生》,感觉颇有见地,之后又把该文推荐给另一朋友。她读后,也是感慨万千。对我讲,这个朋友的思想太成熟了,不禁有些好奇,文字背后,到底站着怎样一个
前几天,于一网友的空间读到一篇日志《网络,一个充满游戏的人生》,感觉颇有见地,之后又把该文推荐给另一朋友。她读后,也是感慨万千。对我讲,这个朋友的思想太成熟了,不禁有些好奇,文字背后,到底站着怎样一个人,为何能写出如此超脱的文章。对她的疑问,还有好奇,我无从回答,因为我也同样的感触,只能借用一句老曹的原话与她共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思想、经历、学识到了一定的境界,就会自成一派,无须刻意追求。掩卷沉思,不禁想问,如果网络是一个充满游戏的人生,那么,人生又是什么呢?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就是理想的生活,就是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做贡献,就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或许,这些都对。但是细细想来,人从一出生,就好像被赋予了特殊使命,为了学业,为了事业,为了金钱,为了权力,为了无止境的欲望而奔波、奋斗。可以粗浅地说,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追求的过程,追求欲望的过程。说白了,人生,就是一场追逐欲望的游戏。
终日忙碌只思饱,食得饱来便思衣;
衣食两样皆具足,便想娇容美娇妻;
娶得三妻并四妾,出门无轿少车马。
良田万顷马成群,家里无官被人欺;
七品八品犹嫌少,三品四品又嫌低;
当朝一品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时;
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神仙下局棋。
这是一首关于欲望的古谣。
人生有终结,欲望无止境。欲望总是伴随着每个人,从生到死。吃不饱肚子的时候我们总想着能解决温饱就行,有饭吃的时候却想着大鱼大肉,有酒有肉的时候却想着花天酒地,想着豪华别墅,想着香车美女,想着高官厚禄,想着坐拥天下,想着长生不老……如果真的能长生不老,如果真的有神仙,神仙的欲望会是什么呢?做玉帝吗?但是,玉帝的位置只有一个,不是每位神仙都能当的。可惜,我们有时却认识不到这一点。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应用在工作中,应该是完美无瑕的。天下事,有完美的吗?没有。就拿金子来说,可以用24个级别来区分金子的纯度,到了最高级别的千足金,依然不能说就是纯度最好的,或许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会有万足金、亿足金也说不定。如果把这句话改一改,改成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用以形容人们对欲望的追求,该是再恰当不过了。
生活中,到底是知足常乐,还是不知足常乐?关于这个问题,应该来说,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人而异吧。如果对一个欲望特别强烈的人来说,肯定是不知足常乐了;但是对于一个追求平淡的人来说,知足一定常乐。我们看新闻,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报道。某某煤矿,今年上半年出煤量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净增煤炭n千万吨。播者沾沾自喜,听者意犹未尽。今年净增这么多,明年呢,是不是应该比今年更多?可是到了后年呢?我们是不是已经无煤可采了?在一点小小欲望的促使下取得一点成绩就不能自持,更何况这样的成绩与长远发展,与子孙后代都是百害无一利的。国家尚且如此,何况人乎?
当然了,有欲望就不见得都是坏事。人活着,就该有欲望。如果没有了欲望,也就没有了追求,没有了发展。社会势必会回到原始社会,而人们,也势必都沦为乞丐,甚至连乞丐都不如,因为街头已经没什么东西可以讨要了。只有回到大山深处,身披树叶,靠刨菜根充饥。这还是人过的生活吗?
欲望,是促使人们成功和社会进步的最原始动力。一个人,说他没有任何欲望,这是不可能的。没有欲望的人,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没有杂念,没有利益纠葛,没有权力纷争。没有欲望的人,该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一个逍遥快活的人,一个知足常乐的人,一个容易取得成功的人。这种人我觉得更像沿街讨要的乞丐。我们都羡慕乞丐的无欲无求和与世无争,可是没一个愿意去当乞丐。欲望仅指那些为了个人私利追求物质追求享乐的人。不贪图物质利益,只为精神需求和社会进步的人,我们可以理解为有追求有理想的人。因为这些人不贪图物质利益和个人安乐,没有个人欲望,心静如水,他们不会被外界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所诱惑,他能安心于某一项事业来潜心专攻。所以,他们是更容易成功的人。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苏轼当年被贬到瓜州的时候,和金山寺的主持佛印经常在一起谈经论道。一日,他偶得一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再三吟咏,颇为得意,便派书童送给佛印印证。佛印阅毕,啥也没说,只写了两个字,便叫书童送还苏轼。苏轼打开诗稿一看,仅是“放屁”两个字。苏轼非常愤懑,当即便去找佛印理论。到金山寺后,佛印已经出游,只有一个小和尚在等苏轼。小和尚说,家师有事外出,只留下一封信。苏轼打开信一看,傻眼了。原来信上写的是:“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苏轼为什么会那么冲动,因为他的心不静。诗中言,八风吹不动,却为一句貌似侮辱的言语就去跟好友争执,这是多么的幼稚。这个故事看似跟我要写的文字没什么牵连,但是细细斟酌,却牵连甚大。诗中所谓的八风,即指利、衰、毁、誉、称、饥、苦和乐。简而言之,八风也可以理解为利益荣辱,说的更简洁,就是欲望。苏轼之所以冲动,就是那点可爱的自尊心在作怪,如果他真的能看透利益荣辱,真的淡泊名利,我想他绝不会为了一个“毁”字而去理论的。如果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我想他对苏轼后来在文学上的成就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从此他能更加参透利益荣辱,更加淡泊欲望,真正能做到人定心静。只有心静了,他才能集中精力研究文学,才能在荒蛮的南滨传播文化,教书育人,直到终老。
欲望,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如果说的文雅一点,委婉一点,文化一点,那就叫追求。欲望是有大小之分的,那些为国家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人,因为他们的欲望追求的是全人类的幸福,他们的欲望就是大欲望。大欲望也可以称之为理想。而那些只是贪图个人享乐的人,他们的人生信条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们一味地追求个人私利,甚至为了个人的一点蝇头小利不惜牺牲国家社会和其他人的利益,这种欲望我们可以称之为小欲望。但是,无论贫贱富贵,每个人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赤条条的来,又赤条条的走。拥有大欲望的人,虽然走了却为社会留下了巨大的财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