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寻梦

桂林寻梦

人多成王散文2025-05-24 18:20:13
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朋友便约我:来桂林玩吧。还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读到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句子。那时就渴望见到漓江的清山绿水,很向往桂林的喀斯特地形奇特的造形。大学里,我们都懂得怎么放飞了自己。三个
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朋友便约我:来桂林玩吧。
还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读到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句子。那时就渴望见到漓江的清山绿水,很向往桂林的喀斯特地形奇特的造形。
大学里,我们都懂得怎么放飞了自己。三个一群五个一组去过很多的地方,但都是在附近转悠,没有真正出过省。所以,大学毕业后,我们都笑说自己还是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
参加工作后,有朋友相约,也有单位组织的活动,还有是文学社团单独组织的。可每次准备披挂上阵时,视我如珍宝的老公便会出来挡驾:一个女人家,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太不方便了。
虽然很不服气,但深知老公对我的痛爱,也就只得作罢。等待有朝一日,老公能实现自己的承诺,带我出去一饱眼福。
曾经有一段时间自己担任文学社领导的时候,也曾有过到那边去看看的意向。可惜那时老公也是重任在身,没有时间陪同,最终我这位组织者只得打了退堂鼓。
不过,桂林的山水不仅在我儿时的心里,更在我成年后的梦里。每当有南方的文友与我交流,我们便会情不自禁聊起天下美景,情不自禁聊起桂林风光,漓江山水的美更是挥之不去地在脑际流连。
孩子能走路时,我们曾带她爬山。那时小小的她好奇心特强,无论我们要去哪儿,她从来不说自己不去,更表现出同龄小孩少有的神往。可一尝到爬山的辛苦,她便赖着不动了;更可怕的是她仍不说自己不去,而是双手使劲抱住我们的双腿,说是要背,要抱。否则她就打滚没商量。因此那时带她去外旅游时,去过一次就不敢再有第二次的幻想了。
三岁时,去南岳衡山。孩子表现出惊人的脚力,一步一个脚印地陪我们从山麓一直走到祝融峰。
老公惊异地问:仔仔,脚痛不?
她也语出惊人:爸爸,脚痛不?
老公笑她小小年纪竟然跟大人比,她却以牙还牙,说是我们本就把她当成大人了,自己的小包自己背,自己的路当然得自己走。
去过韶山,花明楼,凤凰,张家界后,仔仔随着年龄的增长能自己随同学老师出去了:游北京,爬长城,走访各高校,跟那些哥哥姐姐们交流对人生的看法,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就不再需要我们带了。
但有一个地方,叫今年我们一定带她去,这就是我也向往已久的桂林。
在我的想象中,桂林就是图片上看到的那些写意的山和柔媚的水;桂林那江可“作青罗带”,那山真“如碧玉簪”;桂林地形奇异,“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桂林气候宜人“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晚唐代表性诗人李商隐的《桂林即事》:“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近何祷、箫鼓不曾休。”不仅写出了桂林美好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出当时的桂林已是一个很繁华的南国重镇。诗中一扫诗人作品中常有的伤感,心灵是怡然的。
可见桂林的山水在那时就能怡情怡性了。特别是历代到桂林任职或贬官谪吏,著名的有颜延之、褚遂良、宋之问、张九龄、李渤、吴武陵、范成大等人;有一些则是流放途中经过桂林,如柳宗元、李德裕、李涉、刘蕡等。这些从中原来的文人学土创作的山水诗词,为桂林山水增色,使桂林山水成为“人化的自然”。
那些虽已为历史的陈迹,但足以诱惑如我般想入非非,欲览尽天下美景,喜沉静于山川天地的幻想主义者了。
我想,现在的桂林与古代相比,应该更胜多筹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