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命不凡
小周是第三次参加公务员考试了,每一次失败他都能以各种借口为自己辩解,似乎努力在为自己挽留一点余地。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是他的错,而是招录部门有意跟他过不去,挡住了他跨入公务员队伍的门槛。2000年,第一次
小周是第三次参加公务员考试了,每一次失败他都能以各种借口为自己辩解,似乎努力在为自己挽留一点余地。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是他的错,而是招录部门有意跟他过不去,挡住了他跨入公务员队伍的门槛。2000年,第一次参加某系统招录考试,从备战到临考前,瞧他那傲慢的样子,逢人便说:“……专业考试,小菜一碟。这个专业我已经学了五年,专业知识难不倒我。”正是这种心态,让他在这次考试中错失良机,尽管手里的最高文凭是大专文凭,也未能给他带来好运,被录用的全部是中专生。事后,小周说:“考试太黑暗,作弊的考生太多,监考老师偏心。而他又太正规了,才导致被落选的。”
古代越王勾践卧薪偿胆,为的是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小周经历了这次失败,苦不堪言,自己的傲慢也收敛了许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靠实力战胜别人。同时,小周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2001年,小周力克群雄,应聘于一家企业搞商品销售,凭借自己出众的口才,实干加巧干,仅用三个月的时间,业绩一路飚升,在业务公开栏里,销售排行榜上升到了五颗星,达到了销售经理的级别。同事们又惊又喜,那些业务不菲的老员工对小周的感情难以言表,大伙对公司能有这样的“黑马”感到高兴。小周的业绩也为他带来了荣誉,公司破格提升其为销售部副经理。
面对体面的光环,小周仍不满足于自己的私心。企业始终是企业,不是自己的久留之地。一年后,小周选择离开了公司,应聘于县某事业单位。
2003年,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到小周的身上。这一年,全州大量招录公务员,招录的对象是1998年以来未分配的大中专学生,县里腾出200余个招考职位,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小周秣马厉兵,知难而进,从心里上有了充分的准备,这一次不再大大列列,随随便便地应对,而是小心谨慎地思考对策,并到人事部门咨询各部门的报名情况,尽量避开竞争激烈的单位报名。
小周不时地向我咨询一些与考试有关的问题。作为朋友,我很认真地对待这事,并从报名人数的情况跟他共同分析竞争的大小,并多次提醒小周在复习中需要把握的重点以及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从他的言谈举止中看出,似乎有破釜沉舟在此一举的想法。经过一个多月的经心准备,小周走进了考场。
考场如战场,同样激烈!同样残酷!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败者,永远跨不过那道红墙,被拒之于千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如此,即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这也是一道择人的标杆。那曾想,小周仅以0。5分的差距惜败于其他对手。
这一次,小周彻底的绝望了。看来,自己要打工一辈子了,他这样想,心情悲凉到了低谷。
这个时候,如若是我,也许会沉沦下去,一辈子生活在痛苦的幻影中。然而小周的性格却让他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淡忘此事,因为他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在他的人生的进程中是没有“痛苦”二字的,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在事业单位同样做出了不菲的业绩,证明了他的能力,他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之一。他努力的结果赢得了同事的掌声与认可,他也是单位笑得很自在的一个人。
2005年,小周所在的事业单位又面临着一次大的机构变革,由事业单位变成为公司,人员的身份重新确认,没有临时工和正式工之分,员工全部由上级总公司统一安排,一夜之间,很多员工失业了。失业的人员有他的老上级,有为之奋斗十几年的同事。而他,一个应聘到单位不足两年的人却幸运地留下来。面对失业的同事,他心里十分难过,看着同事痛苦离去的背影,他也不会因为留下而由衷地高兴,甚至于他还在责备自己:“这不是抢了别人的饭碗吗?”他心里有愧,总觉得对不起已经失去工作的同仁。
是啊!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法则,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残酷。小周是经过大浪淘过来的一粒沙子,成为单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帮助小周成就大业是“实力”,“实力”决定能力,能力起了实质性的作用。单位改制后,小周明显感到一股来自各方面的强捍压力。改制之前,整个单位风平浪静,每个人都平静地相处,没有纷争。而现在,却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谁都怕有失业的一天,因此竞争明显激烈。
这种无形的压力,让小周细想后却有些害怕。想到这些,小周平静的心里又思潮反复,总想着趁年轻,尽快离开这纷争之地。
谁也不曾想到,2007年县里再次为1998年以来的大中专生准备一桌丰盛的“晚宴”,准备招录公务员100余名。听到这个好消息,小周又再次兴奋起来。小周对我说:“这次考试,要报考一个最好的职位。”我只是从精神上去激励他,希望他能如愿以偿。他也明确地告诉我,一心想报考县直机关某单位,但在报名时却因专业限制,转而向我诉苦。他的言行有些过激,这一次真的是满腹牢骚,说是人家早有安排,蓄意排挤人员竞争。为了把握住最后的机会,小周执意委曲求全,最终报考了某乡镇机关工作员。
岁月不饶人,尽管小周在企业打拼多年,工作经验丰富,但在考试中与年轻的对手相比,考试的结果可想而知,他逊色一酬,还是被众人挤下了独木桥。面对他人的关怀,小周一脸的无耐,摇摇头、叹叹气后,仍犯以前的老毛病,变本加厉地说:“……考试内幕太黑暗。”把所有的责任推给社会,一付对社会不满的样子。
从小周的身上看出,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高学历年轻人,大都持有这样一种心态,表现为:自命清高。总认为自己的能力强,什么事都能做,能说会道,能捧会吹。其致命的弱点是: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人往往会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在单位遭人遗忘,讨人生厌的人;另一种是能力太强,却易犯打着主要领导的旗号作威作福,凌站于其他领导之上,最终被冷落的人。起初,小周也凭借自己学习同一专业时间长,基础好的优势,认为考试对他来说小菜一碟。由于自己的自命清高,葬送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另一种是认为自己的社会阅历广,据有丰富实践经验,自己跟其他人相比在这方面更胜一酬。这就滋长、拔高了个人心态,表现为:小看他人。这些人喜好画饼充饥,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认为自己能力强,任何一个单位不录用他,单位的损失是小事,社会对人才的埋没才是大事,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刘心明和他的《八品乡官》
下一篇:督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