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当今的教育制度

浅谈中国当今的教育制度

那伽花杂文2025-04-27 10:19:41
当晨暮的朦胧散尽,阳光下,再不会有纯真的背影在嬉戏,涓涓溪流旁再不会有小小的踏水的背影,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书包,高高的校园围墙,以及无数的补习班。学生,什么是学生?学生就是戴着厚重的近视眼镜,就是试
当晨暮的朦胧散尽,阳光下,再不会有纯真的背影在嬉戏,涓涓溪流旁再不会有小小的踏水的背影,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书包,高高的校园围墙,以及无数的补习班。
学生,什么是学生?学生就是戴着厚重的近视眼镜,就是试卷上那个偏高得分数,就是在难得的周末被补习班占满了时间。没错,这就是学生,他们飞向梦想的翅膀已经慢慢被重重的书本压折了,无奈的他们,只有在父母老师的目光中,朝着离梦想越来越远的地方走去。
也许很多学生的人生都是这样的,当你还是童真的年岁时,便在父母亲人的督促中开始了漫漫的求学生涯。上了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小班中班大班中度过了那牙牙学语的年岁,于是,他们带着童真踏上了小学,在本可以嬉笑玩乐的年龄里迎接六年的漫漫时光,终于,在第六个年头里,遇到了小考,在试卷中拼到了一所初中,便又带着对生命的迷惘走到了初中和高中的校园,短短六年,那些原本真挚可爱的孩子们,慢慢明白了人情世故,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中,便是晚晚咖啡背书想题,考不及格,老师的眼神布满了失望,父母的话语充满讽刺,仿佛只要你试卷的分数不高,你的这辈子便完了,在父母老师的眼里,成绩便是死命令,成绩不好了,你的未来就没有了盼头,于是,生命开始为了那几分成绩而拼搏,背负起了那预示着未来的沉重。好不容易,读完了高中,读完了大学,辛辛苦苦找了份工作,却又发现,十几年的求学生涯里所学的东西竟然跟工作的需要没有太大关系。慢慢的,在父母亲人的簇拥下结婚,生孩子,生命渐渐的尘埃落定。这时候的你如果听到梦想这个词你也许会觉得可笑,因为今天猪肉升价了远比它来得重要。梦想,已经慢慢的在生命中沉寂了,被岁月的风沙掩盖,追求梦想的脚步早已停下。也许某天我晚上,电视上播放着歌手悠然的歌声,你会摸摸孩子的头,笑着说“如果你妈当初不是因为考大学放弃了学声乐,现在在电视上的就是你妈妈我了。”也许这个时候,你的脸上会浮现一种落寞,一种对生命无声的叹息……
中国的教育也经历了许多次的改革,但大多都是换汤不换药,我们学生们依然还在那七本书上打滚,为了应试教育拼搏,真正享受到所谓的学习乐趣的又能有多少人?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的教育就一无是处,至少如果不是这十几年的教育生涯我就写不出这篇文章,中国的教育就好比沉重的镣铐,这些镣铐禁锢着我们的双手,使我们艰难的跳着残缺的舞蹈。但中国的教育却也为我们的人生打开了一扇门,如果没有这串钥匙,我们就很难开始人生的路程。我想,如果能把那些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将感性的认识应用到实际上面,去进行更多实践,枯燥的课堂也许会有去许多。
我只希望,晴朗的天空下不再有断翅的小鸟,生命的路程中,是追求梦想,踏向成功的脚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