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和官人

文人和官人

长恸杂文2025-05-06 03:02:24
文人很少能够享受当下幸福的。李白,不要说官职远远不如高力士、杨国忠——虽然按照他的才能,当一个外交部长对于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连当时外交部长(权且算是外交部长吧)都翻译不了的异邦书信也被李白破译了,
文人很少能够享受当下幸福的。李白,不要说官职远远不如高力士、杨国忠——虽然按照他的才能,当一个外交部长对于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连当时外交部长(权且算是外交部长吧)都翻译不了的异邦书信也被李白破译了,更不要说是其他是官文和文牒,这且不算,李白后来竟然连百姓都不如,因为站错了队,因为替谋反的永王李璘唱过赞歌,短时期还入狱,塞翁失马,这才有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千古名句。杜甫怎么样?诗圣啊,可是,我们这个诗圣过的又是什么日子?连住在茅屋——简陋的杜甫草堂竟然也要被人欺负——“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解缙,解大学士,那个编著了永乐大典的大才子,其命运可远远不如纪晓岚,死的时候竟然是被埋在雪里。四大名著的作者——施耐庵、罗贯中、曹雪芹、吴承恩,那一个不是流芳千古,可是,他们在世的时候,又有哪一个是富翁?甚至他们没有一个不是穷困潦倒的。尤其以曹雪芹为甚。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宣布帝制,大肆进行镇压,雨果被迫流亡国外,达19年之久。封建社会,说了算的是谁?当然是官人呢,文人的命运不好,即使不好说是官人的不给与关心和爱护,最起码是世人都没有看重文人。
古代的文人是这样,现代的文人又怎么样呢?赵树理,老舍的日子也都不好过,毛主席曾经夸为“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丁玲后来更是长期遭到批判。为什么世人尤其是官人,对于文人,特别是对于带给人们很多精神财富的文人就不能善待一些呢?为什么要对文人那么刻薄呢?如果世世代代是这样,那么又有几个人愿意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呢?
严格地说,自古至今,世人很少有真正重视文人的。而今,真正淘到很多金子的又竟然是那些武打小说的作家,这是多么的不公允啊?
文人很少有倒台的,相对于官人,文人几乎就是不倒翁。在倒台的人里,不说全部,起码有一大半的人是因为经济问题二倒台的,而文人很少有人掌握经济权的。就算是同样的倒台,文人的倒台和官员的倒台也不一样,文人即使倒台了,文人还是文人,而官员倒台了就不是官员了,就像李白,杜甫,鲁迅一样,即使他们死了,他的文学还在,文采还在,而官员就很少有能做到这一点的。出名的迟早不一样,官人出名很快,一个红头文件一发,官升一级甚至是半级,往往就门庭若市,趋之若鹜,官人也就能春风得意,活在当下,至少可以及时行乐;而文人的出名却没那么快,甚至很慢很慢,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经过十九年之后才得以问世,才展现了它文学的价值,这是多么漫长的风雨路啊。文人和官人留名的时间不一样。一般来说,文人的流芳千古的时间会更长些,因为即使妒忌文人的世俗之人也会被文人的精神价值所深深感染,文人几乎无不是奉献者——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奶,给人以愉悦或者精神享受、精神财富的奶。文人特别是大作家,吃不过一日三餐,哪里有多少机会能和官人一样被人前呼后拥地吃大席呢;睡不过五尺,富翁或者官人可以四星级五星级住着,文人吗,刚刚上了星级也许就心满意足,官人往往宝马香车,文人则自行车摩托车代步。莫言在得到若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正在老家小镇赶集,王朔在一次得到大奖的时候正在考虑到底是买西红柿还是茄子——因为西红柿比茄子贵,当他从手机里得知自己获奖的时候,他立即决定买西红柿——这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真实地反映了文人的生活状态,中国这些大作家尚且如此,何况小作家呢。真正的作家往往不是收入很高的,就像莫言,就像贾平凹,就像路遥,就像周克芹,他们之中,有哪一个能够有所谓的作家金庸的财富多。而财富多的文人往往作品质量不高,这样的作品也只能满足于世俗的人,就是世俗的人,也只能满足于他们一会儿,而不是很久很久,更不可能像名著一样流芳千古。这样的案例,金庸再一次成为典型。
文人和官人到底谁更吃香一些,那就要看从多少历史时期来考察了,短期来说,文人肯定不如官人。但是长期来说,从归根结底来说,官人也许远远不如文人。官人可以说只是资格问题,就像是只要给成年男人一个妻子,谁不会生孩子呢?给一顶乌纱帽,谁不会当官呢,不过是当得好不好,稍稍有些不同而已;而文人则是需要很多天赋的,不然,就是到了这个位置上,不但干不了,甚至会出很大的笑话,因为没有文学的细胞。任何一个文人可以作为官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官人都可以作为文人的。
尊重官人似乎是世俗的趋势,只是过头了些,而尊重文人则往往做得很不够,不管是古代、现代,或者是当代。这样的趋势,是不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世人深思呢?何必那么样地厚此薄彼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