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居前的沉思

鲁迅故居前的沉思

鸿灾杂文2025-05-21 20:31:44
入夜,回龙观这里,雷鸣电闪,一道蜿蜒的白光瞬间撕裂黑暗的天空,接着雨声滂沱。北京开始下雨了。心境压抑,失去了方向,心灰意懒,无所事事。时光仿佛回到晦暗的从前,我仿佛在冥想中老去。心在暗夜里颤栗,一条河
入夜,回龙观这里,雷鸣电闪,一道蜿蜒的白光瞬间撕裂黑暗的天空,接着雨声滂沱。北京开始下雨了。心境压抑,失去了方向,心灰意懒,无所事事。时光仿佛回到晦暗的从前,我仿佛在冥想中老去。心在暗夜里颤栗,一条河流在内心汹涌而来。
晨起,忽然之间,很想去鲁迅故居了。
尽管坐地铁2号线到阜成门下,向东步行几百米,向北即到。有许多次,我坐地铁去市区办事经过阜成门,心里想着去,还是迟迟不愿意去。那里的丁香树郁郁葱葱,有一种让人心跳的气息在吸引着我。
在2005年个下午里,一个人站在这寂静青瓦灰墙小四合院的院子里,我同样没看到鲁迅曾经在80多年前看到的“地火”,也没有等来那夜里在“奇怪而高的天空”中,“哇的一声”大叫的“夜游的恶鸟”。
踏进那道门槛,再次伫立于此四合院,四面夜色降临,仍然听到心脏砰砰的跳动声。一个让我激动难忘的黑夜来临了!
鲁迅生前曾说——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可是,生活的磨难让我时时不能忘记先生,幸运还是不幸?鲁迅仿佛是早已死去了,我们讨论着的那个人,只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一个以“鲁迅”命名的牌坊。许多人,还有我这样的糊涂虫,总是不能将他忘记,深夜无人陪伴的孤独里,时时想起他。鲁迅离开这里已经80年,追寻前来的拜谒的人数不胜数。难道还缺少我这样慕名的人吗?我想避开扰攘的人群,在那座四合院里静静地坐一坐,什么都不想,我想忘记世间所有的不幸。
从1996年工作到现在,整整10个念头过去了,我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我的出走既是无奈的生存反抗,也是让自己尝试尝试新的生活。自己最清楚,这么多年,我是怎么处心积虑想着通过奋斗来摆脱自己悲剧命运的。S城带给我的阴影,这是目前我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最复杂。我绝对没有把自己当作很无辜的人,外界和家庭对我的伤害,我也找到了办法,从前年开始,我经济上自主,与他们划开开界限。至于,感情在一系列家庭问题和外在力量的不断打击下,早已经没有了挽救的余地。对于爱情或者感情这种东西,命里有时终会有,命里没有时不会有的,它取决于男女双方灵魂的内在融合,这点我十分清醒。现实告戒我,爱属于那一些真正渴求爱、用心爱和有能力爱的人,一般的男人女人要的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家庭。我觉得是神的旨意,让两个孤独的灵魂走到一起,虽然前途还会有挫折,我有耐心。化蛹为蝶,等待破茧而出的瞬间,正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而这短暂的一刻,已经历了漫长的黑暗。在漆黑的暗夜里度过,生命注定要经过荒凉寂寞。正因为有漫长的磨砺,我的择偶标准非常苛刻,只有最为美丽的碟才能点燃我心中的爱情火焰,这无疑增加了寻找的难度。
我在2003年以后,把主要精力花在思考、反抗、持续地反抗上面,让这一些委琐的寄生虫付出了代价,从现实和精神上回击他们。当然,我清醒地知道这种反抗的代价,不过即使我不反抗,他们也不放过我。所谓的普通人,不过是一些可怜的遭受了欺压无力反抗反而转移自己苦难屈辱的人,不叫人,是猪人狗人,每当看到他们,我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是一群被严酷生活榨干了生气的可怜虫!7年以来,我没有向他们的主子低头,难道还向他们低头?有的人虽然很穷,可是过的很开心,很坦然,很幸福,更很干净,为什么?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用象狗一样摇尾巴讨好别人,更重要的是,不用给人舔痔疮,太恶心。我不愿意过这样的日子。
我对生存的要求极低,不饿死就行。只要有一间草房,有一碗饭吃,没有人摧残我就行。现实并非如此,底层遭受的摧残让我无暇多想。严酷的环境逼我作出选择,其实,我也不是一定要离开安徽不可。在那里,我即使做牛做马,无法获得必要的报酬。1000元左右工资,能做什么呢?为了不徒耗生命,我只好出来。从肉体到精神,我都感到羞辱;既然觉醒了,我就无法继续接受这种羞辱,就只能这样,虽然,北京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好,别无出路。我清楚的记得,2005年的4月30日,我拿着稿子,走到局长办公室里,把这个猥琐阴暗的家伙大声训斥长达3个小时,那一刻,我觉得,我站了起来,不再是个胆战心惊的奴隶了。在这一点上,我没有佩服过别人,我只尊敬自己。一个有尊严的人,才配得到尊严。太残酷了,至今在北京快半年了,我想起安徽的生活,颤栗不已!我无法平静地打量过去。《奴隶手记》——那是来自民间和底层的声音,详细记载了安徽6年的生命体验。至今尘封。现在,我觉得现实了许多,也消沉了许多。文学成了我的一种信仰,我甚至不想再继续纯粹的思考。一个时代,总要有几个人勇敢的人坚守住,这是希望。我来北京,就是继续寻找这种希望!
想突围,但是陷落;想放弃,但是不甘心;想反抗,但是备受折磨。人的一生都在背负,只不过是在不同层次上罢了。背负生活,背负传统,背负文化,背负道德,背负责任,背负良心的自律……人的一生,是在背负之下艰难行走的一生。现代人感到了这些背负所带来的身与心的疲惫,不能忍受,企图摆脱它。于是,出现了价值崩溃的景象。米兰?昆德拉告诉人们,这世界上最沉重的东西,不是高山,不是大河,却是空无。生命中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那份什么也没有的“轻”。人的命运就这样被注定了:是人就必须背负。鲁迅的一生是背负的一生,肩住黑暗闸门的一生。鲁迅对我精神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守住心中对生命的那份信念,不忘记在现实中作一个清醒、现实、坚毅的人!
此时此刻,回顾往事,无法自拔,噬心蚀骨般的痛苦,如影随形。只有伫立在鲁迅故居前,我才有勇气把鲜血淋漓的伤口展示出来。人的一生,注定只有自己舔舐自己的伤口。
我十分崇敬德兰修女,她是一个满身光明毫无黑暗的人;那么善良,那么仁慈,那么哀怜那些卑微的苦难的生命。她带着爱的光芒在这片有限的大地上行走,却把无限的爱带给了他们——那些穷人中的穷人:病人、被遗弃的人、没人关怀的人、流浪的人、垂死的人,以及那些内心饥饿的人。她怀着非凡的爱,却做着最微小的事情,她是一个完全的奉献者。她深知我们活在一个光明与黑暗并存的世界里,因而她用整整一生来邀请我们,邀请我们选择光明。或许只有在忙碌的为生活奔波无助的时候体会姆姆的精神才最真切----我是卑微普通人,也可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