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之行
已是夏日黄昏,夕阳渐渐坠入山之背面,阳光恋恋不舍,为山们刻画出一道道绵延的剪影。我们一行驱车驰行在前往溪口的路上,打开车窗,晚风阵阵,和着田野之气息,迎面吹拂,倍增凉爽。公路两边是一方方丰满的田地,或
已是夏日黄昏,夕阳渐渐坠入山之背面,阳光恋恋不舍,为山们刻画出一道道绵延的剪影。我们一行驱车驰行在前往溪口的路上,打开车窗,晚风阵阵,和着田野之气息,迎面吹拂,倍增凉爽。公路两边是一方方丰满的田地,或是碧绿的稻田,迎风摇曳;或是连绵的瓜秧,匍匐亲近着大地;或是畦畦的葡萄架,垂垂着串串晶莹的果实。行道树是两列绵延的水杉,树干通直挺拔,历经几十年风霜雪雨,已是粗壮高大,参天耸立。它们静静地伫立,日夜坚守着一份固有的天职。回首远望,一棵棵水杉,枝叶扶疏,肃穆端庄,渐行渐远,消失于路之尽头,恋恋相送着我们,一路向前,前往相聚的目的地“溪口”——一个山青水秀的好去处。
一路风光旖旎,一路畅谈甚欢。于暮色苍茫中,终于到达了久违多年的溪口。还是那一道长长的沧桑的石桥,横跨于宽宽的灵江之上,雄姿依然。今年,悠悠灵山江因连日干旱已裸露着母亲般温暖的胸膛,几近干涸的溪水叮咚可闻,于沉沉夜色里,于阵阵晚风中,奏起了清新的小夜曲,着实地让我们这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沉醉入迷。
热情的主人小楼指着河床中间的一块裸露的巨石介绍说,这块巨石乡人们称之为“关公磨刀石”,每年阴历的七月十三,上天就会洒下甘霖,以助关老爷磨大刀,此后燥热的暑气便会日消,预示着凉爽之秋的光临。起初,我竟信以为真,提出疑问,关老爷也曾来过溪口?而后一拍自个脑门,晃过神来,这只是一个传说,寄寓着淳朴的乡民心中的一种美好的希冀罢了!
位于龙南山区中心位置的溪口镇,历来就是远近闻名的产茶之乡,其所产“方山茶”独具兰花香味,备受茗者青睐。明代戏曲大家汤显祖曾任浙江遂昌知县。因龙游溪口是进出遂昌的必经之路,所以他在遂昌为官时多次经过溪口,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谷雨将春去,茶烟满眼来。如花立溪口,半是采茶回。”(《题溪口店寄劳生希召龙游》)诗人以“花立溪口”来比喻一群美丽勤快的采茶姑娘,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久别重逢的我们再一次团团围坐,眼前陈列着丰盛的农家菜肴,诉说着主人的一片深情厚意。觥筹交错间,有小孩们的童稚笑声,有大人们的肺腑之言。回味着三个月前的那一次同学大团圆的激动场景,清晰依旧;畅谈着分别之后的想念,牵肠挂肚;交流着教育下一代的种种困惑,充斥着酸甜苦辣咸。长长的离别,沉淀了太多的想念;今朝的再聚,即便有磕磕碰碰不如意之事,我们总是希望时光老人能慢慢地抹去那些不和谐之音符,以成就每一个人心中那一份美好的期待,还一片单纯洁净之天空!
徜徉于灵江之畔,溪口之夜色竟是如此至美至纯。这一远离城市的山乡小镇,天然去雕饰。没有霓虹闪烁,没有音响喧嚣,没有汽笛长鸣,没有人声嘈杂。唯有月儿清辉,唯有星光点点,唯有清风习习,唯有溪水潺潺。人们悠然漫步于江畔,尽情享用着乡村独有的一份恬淡与闲适,与天与地相融于一体,真是羡煞人也!
杯已停,夜已深,聚时苦短,我们一行与热情的主人依依相别,相别于灵江之畔,相别于月白风清,频频挥手,踏上了回城之路。
夜色如漆,已不能见来时之美景,只听得呼啸而过的车声,只见得一路刺眼的车灯闪耀。闭眼之间,溪口便依依地远离了我们。溪口,这一龙南古镇,有一片纯天然的美景,溪水淙淙,月白风清;存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愫,同窗之情,师生之谊。这情与景相生相溶,便深深地烙印在你我心间,再也拂之不去……
2013-8-15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不屈不挠的奋斗,可歌可泣的创业
下一篇:印象乌镇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