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车的苦与乐

挤车的苦与乐

外体散文2025-05-20 21:45:30
很多人都说,在繁华的大城市里,公交车已成为大多数上班族必不可缺少的上班交通工具之一。特别是当今物价高涨,生活节奏快速的都市里,公交车跟地铁一样,都扮演着自己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作用,而且在交通拥堵的城市
很多人都说,在繁华的大城市里,公交车已成为大多数上班族必不可缺少的上班交通工具之一。特别是当今物价高涨,生活节奏快速的都市里,公交车跟地铁一样,都扮演着自己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作用,而且在交通拥堵的城市里,在流动人口和居住密集的地方,买车是一种奢侈的需求,挤车却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其实,在拥挤的城市里,虽然挤车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能够在大城市里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即使是在拥挤的生活空间里,即使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大家也会默然接受着。偶尔苦中作乐之中,这时我们也会发觉挤车,其实就是一道亮丽地风景线。
也许没有经历过的人,那是不会知道,也不会明白其中的苦与乐。
当你站在晃动地人群中,或者在拥挤地人群里,那如潮水般的人,让你觉得眼前都是晃动的脑袋时,那你是否已经感受到什么?
记得,刚走出校门,来到广州这个大城市,也开始了上下班挤公交车的生活。第一天上班,看到黑压压的候车人像蚂蚁似的聚集在车站旁,一个个伸着脖子企盼着车进站。那时,我开始紧张了。可是,车一来,无论是什么人,无论怎么吆喝也无济于事,大家蜂拥而上,乱极了。而刚出茅庐的我,也跟着人流手忙脚乱地挤上车。
站在车门入口处,一开始时我很紧张,生怕被别人挤出去了,因而左冲右突,弄得气喘吁吁,浑身冒汗。可后来我感到这纯属徒劳,因为一旦入了流,人挤人,人抬人,是进是退便由不了你,你想快,快不了;你不想动,人家又会把你往前推、向上抬,你只能顺势而行。瞧瞧,好不容易才挪到了车门口,抬头一看,前面就有个女的撅着屁股横在车门处,欲进无力,欲退又不甘心。于是,下意识地与她保持一点距离,以为让她挤进去一些我再上,但我稍一迟疑便遭到后人的催逼:“嘿,上啊,你怎么不上呀?”话音未落,又有好几只手同时把我往前推。没办法,我只得猛地顺势向上一蹿,那女的后背便被我顶着,而我的后背又被别人顶着,僵持着,似乎已经挤到了极点,再也无法前进。可司机大佬嚷嚷着:“车门口的同志还得往里挤一挤,不然车门关不上,大家都走不了!”或又是一句“挤不上的,请等下班吧!”不知是因为司机的话生了效呢,还是因为人体有弹性,我们终于一分分一寸寸地挤进了车厢,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好不容易挤上车,看看车厢里只有靠窗的两排座位,少数幸运儿坐着,其余的人都是直挺挺地站着,挤靠着。胖子挤得像蒜瓣,瘦子挤得像麻秆,一些矮小者只能缩在人家腋下睁着眼睛朝外望,可这谁也没有怨言,大家脸上倒洋溢着欣慰和自得,因为我们毕竟都挤上来了。这时,前面那位女的还回过头来对我嫣然一笑:“哎哟,幸亏您推了我一把……”她还想说什么,但车猛地开动了,她在强烈的震颤中晃动着,闭上了双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想,这年头,要想坐车就得挤,不挤就会被抛弃;只要挤得入了流,真正身临其境了,似乎也并不怎么可怕,而且还有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
有网友还打趣地说,需要挤公交的,拉吊环比较费力的,没有男朋友的女娃们,你们一定要找一个个子比较高的男朋友,这样你在公交车上就不会没得抓了。那天,在车上看到我旁边的女孩,因为两边都站了人,她抓不到座椅,伸手也拉不到环,只能弱弱的站在中间被人夹着,很无助的样子。
的确,在大都市里坐交通车,以前和现在都是需要“挤”的,不挤不但没有位子,甚至会有上不了车的危险。
以前,在广州天河岗顶等车,当看到车远远地驶过来,人群立刻就开始骚动,车到近前还没停稳,人们就像潮水一样涌了上去,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大有不上车誓不罢休之势,就像浪花怕打礁石,有的冲过礁石上了岸,有的冲的四分五散,只好等待下一次机会。
那时候,如果运气好的时候,你夹在人群中间,全不必自己费力气,身后自有人拥你向前。你只需保持重心,小心摔倒。不一会儿,你就会发现,不知何时你已经不知不觉上了车。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你自己努力拼搏的。那一番“挤”下来,无异于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不但需要体力,还需要耐心,需要百折不回的精神。不会挤的,只会向车门正前方挤去;会挤的,挤到车门两侧往里面溜,只要一个肩膀挤进去,就不愁上不了车了。
挤上车固然重要,可我们对于小偷更是不可疏忽。上车的时候,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挤成了一锅粥;上了车,又变成了罐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仿佛人人都会锁骨术。这种环境里,正是小偷上下其手的好机会。所幸的是我并未失窃,也许一方面是因为我没有被偷的价值吧。
有人说,以前挤车的时候,不但挤车,还要占座。在这个时候,集体的重要性更明显了。一个人拼死拼活挤上去,发现有空座,心中一喜,刚要坐,猛的发现座上有包儿,包儿旁有人,那人正向自己行注目礼。于是心虚地后退两步,开始打量别的座位,却发现都已有人,或者有包儿,有的一个人扔了几个包儿,占了周围好几个位子。眼里有空位子,屁股却无法坐。只好眼看着后上来的人,拿起自己的包儿,占了刚才自己包儿的位子,神情泰然地与旁边的朋友聊着天,不时地笑几声。有的人虽然上来的晚,然而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那些上车占座儿的人也很难上得来,所以或两三个人,或四五个人,一起挤车才是上策。集体的力量大无穷,一人有座儿,大家都有座儿。车窗上人不容易,递个包儿还是很轻松的,而且打前锋的人尽可轻装上阵,又比旁人有利得多。现在不必挤车,抢座儿更少,有就坐,没有就站着,谁也不会因为多站一会儿少活十年。然而路远的时候,有座儿还是好的。没经验的尽挤在车的前面,一心看风景,有经验的却会走到一个有利的位置,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车内的风吹草动,都躲不过他的耳目,看谁有下车的迹象,贴过去,占据必坐的位置,等那人一起身往车门走去,恰好挡住了一个方向的对手,自己正好顺势坐下。坐下后,尽可看看窗外风景,困了也可打会儿盹儿有座儿的时候,该让还是要让,该占也还是要占。只不过,占座儿的时候,不要只顾着占座儿,而忘了一些别的什么东西。
有时候,好不容易挤上车,占了个座儿,可有时又得让出去。“让座老弱稍站何妨”的红字就在车厢里晃动,有谁能够眼见一个老人在自己面前一摇三晃,而安然就坐呢?自幼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