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彻寰宇的旋律

响彻寰宇的旋律

画缋散文2025-05-21 04:40:01
滔滔东荆河洪水。巍巍东荆河大坝。钢铁一样的东荆河守堤人。惊心动魄的1998年仙桃市东荆河保卫战,像画幅一样嵌进我记忆的荧屏,时时在我的眼前闪现。而那些来自广州,来自桂林,来自开封,来自武汉的抗洪官兵,
滔滔东荆河洪水。巍巍东荆河大坝。
钢铁一样的东荆河守堤人。惊心动魄的1998年仙桃市东荆河保卫战,像画幅一样嵌进我记忆的荧屏,时时在我的眼前闪现。而那些来自广州,来自桂林,来自开封,来自武汉的抗洪官兵,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冲锋在前,胜利在前的英勇无畏,是这画幅中最生动的场面。他们的行为,是无声的号角,他们雄壮而感人的歌声,是激励东荆河抗洪群众斗志的战鼓,是鼓舞人民勇于夺取胜利的凯歌!
忘不了8月20日那一夜。
长江第6次洪峰以排山倒海之势向东荆河逼近,已经受到洪水50多个日日夜夜浸泡,5次长江洪峰冲刷的东荆河连江大堤已是险象环生。驻守在东荆河下游的广州军区某部1200多名官兵没敢有丝毫的懈怠,全部集结到保丰泵站附近的堤坝上。这里,是上至沙湖原种场,下至大垸子闸25公里长堤坝防守的中心地段,无论何处出现险情,他们都能机动灵活地迅速抵达,参加抢险。20多辆绿色的军车,整齐地排列在大堤脚,身穿迷彩服,外边套着一件桔黄色救生衣的干部战士,以连为单位坐在堤边草坡上。在查险电灯的照射下,这群兵们,织成了一道看不见的坚强的抗洪防线,巍然屹立在江汉平原,大武汉人民的心目中。
然而,洪水以其身的规律向下游推进,持续的高水位毫无跌落的迹象,蚊虫叮咬着战士们,炎热袭击着战士们,疲劳困挠着战士们。为了度过这焦灼无奈的漫漫长夜,战士们只好拉家常,自己拉,和守堤的乡亲们拉。打着“黄草岭英雄连”旗帜的一名战士说,我是嘉鱼人。我从电视上已得知家乡被洪水吞没了。部队要用冲锋舟送我回去看看,我没回去。我最担心的是80多岁的祖母,她是小脚女人,洪水来了,怎么逃得脱!他说时,泪水在眼眶里转。
家长拉完了,战士们开始拉歌。连与连之间隔着近10米的距离,但他们的每一声吼叫,都能传出一两里远,他们就开始在指挥员的指挥下赛起歌来。唱得最多的,是《当兵的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穿绿军装。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了家乡就难见到爹娘……”他们唱完一段,接着就要别的连队唱。哪首歌适合合唱,哪首歌唱起来更有气势,他们就唱哪首歌。《团结就是力量》、《东西南北兵》、《一二三四歌》、《打靶归来》、《我是一年兵》等等,都成为他们合唱的歌曲。一遍又一遍,甚至十几遍,唱同一首歌。
那一夜,东荆河不曾沉寂。江家垱水位以31.96米,攀上东荆河历史上的最高峰,人民解放军官兵则守候在大堤上,唱了整整一夜的歌。东荆河水,被已在这里抢险、护堤50多天的解放军和人民群众牢牢圈定在行洪道中,毫不让它侵犯、破坏大堤一点点。东荆河水被降服了,它是被人民群众和解放军的力量降服的,也是被解放军这气吞山河的歌声降服的。那歌声之后的旋律,久久响彻在东荆河上空,响彻在宇宙大地上。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