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牵断散文2025-04-24 00:47:30
今年春节,跟随岳父去了一趟东岩寺,对于佛,我一直采取的态度是,该信时信,不信时就不信,反正不去刻意追求,在礼佛离开的时候,师父给了我几张光盘,我也就随手带回了家。于是在独处时,就经常放来听听。也不知是
今年春节,跟随岳父去了一趟东岩寺,对于佛,我一直采取的态度是,该信时信,不信时就不信,反正不去刻意追求,在礼佛离开的时候,师父给了我几张光盘,我也就随手带回了家。
于是在独处时,就经常放来听听。
也不知是何时,我竟喜欢聆听它了,任心儿云里雾里,去追随那一声声梵唱……
一支乐曲,在山水苍茫间缥缈,悠然而深邃。
我竟神思飘摇,心里生出几许怅然……
村姑,樵夫,小桥流水,古树青藤……佛说,正是这些浸泡着世态炎凉人间沧桑的故事,才成就了我。人生百年,即使一天一个苦难,一年三百六十五种艰辛,堆积累计,也不如我千年经历的不幸深重啊!

昨晚跟几位同事闲谈,也就自然而然的谈到评优事件。
教书一般上没什么利益冲突,一年也就是结尾的时候那个评优令人头痛!
几位同仁各自发表了意见,有的认为评优应该在组内轮流;有的认为应该依照成绩(这个有很多人不服);有的认为应该是组里工资最高的,然后把钱拿来分了;有的认为应该各凭自己手段(例如拉小团体之类);有的认为应该抽签,各凭运气,有的认为……(而我因为年轻被评了两年优秀,也只能保持沉默)
我知道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教师也沾上了铜臭,也可以不知廉耻了,不努力也要这个名誉也要这钱,是时代的感染呀!我也不是标榜自己清高,人都要填饱肚子才会讲别的吧,我这样想着。
六年的从教生涯,确实也让我明白了许多事情,我喜欢读书,但读书在这样的时代在某些人眼里是“灵魂的自慰,精神的手淫”,迂腐得让人笑掉大牙。幸好我的家偏僻,只有两户人家,我还可以关起门做一个让人嗤笑的人。
古人读书是为了“黄金屋”,为了“颜如玉”,而我作为一个教书匠,既“吃的饱,饿不死”就不用为生计而愁,也无日后浮名之忧。惟求心境的平静恬淡和精神的旷达充实。
教书的最怕失魂落魄地疯玩一天后便让落寞的虫豸啃噬干涸的心灵;或在不分白昼的“吃吃碰碰”之后便又臭骂自己没出息,其实这是很多教书者的境况,不止他们自己矛盾,有时受亲戚朋友的刺激就更惨!!!
我也曾经无奈过,也想放弃过,但最终还是坚持了,因为我无能到只能教一份书,领一份工资,于是我写下了《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我只能读书写字,为求在讲台上,让自己的心田多几分充实少几分浮躁,多几分阳光少几分猥琐。

听着佛歌。
忽然明白,苍天之下,人群之外,惟有佛在赤诚而静穆地展示着生命。
生命是什么?是经历了无数次苦难挣扎后的大彻大悟;是经历了无数次悲欢离合后的不争不求;是经历了无数次沧海桑田后的无我无你……是无语无声的真实面对时间的印痕……
欲是无物,情是无物!无生亦无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