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襟

连襟

滚案散文2025-08-15 22:57:30
多日来,总想写写关于与连襟间的一些事,但因碍于老家的那些地方习俗,几次动笔又搁置了下来。在我们老家那里,每当说起连襟间的那些事情,在人们心目中,总认为连襟间无非净是灌水庸俗之类的话题,哪有那么多正经话
多日来,总想写写关于与连襟间的一些事,但因碍于老家的那些地方习俗,几次动笔又搁置了下来。
在我们老家那里,每当说起连襟间的那些事情,在人们心目中,总认为连襟间无非净是灌水庸俗之类的话题,哪有那么多正经话可言。其实,想想我与连襟交往的二十多年里,尽管也有偶尔的调侃,却更多的是对他的崇拜与敬仰。连襟比我大七岁,高高的个头,满脸的络腮胡须,与其结为连襟的这些年来,在我印象中,连襟是一位做人有板有眼,处事有规有矩,且很有长者风范的人。连襟虽没读过多少年书,他却说话字正腔圆,言谈举止很有文化范。
连襟在他兄弟四个中,排行老三。童年的他,由于家境的贫寒,读完初中就再没续读。年轻时的他,尽管上有哥哥姐姐,干起活来却从不以小弟身份自居,自小就养成了一种吃苦耐劳,永不言败的倔强脾气。那时,幼小的年龄,虽身体瘦弱,却摽着劲地跟哥哥姐姐们一起挑起家里的重担,挖沟修渠,耕田盖房样样跑在前头。连襟自小就很懂事理,孝敬老人,爱护下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闹饥荒的那些年月,少年的他,宁肯自己饿着肚子,也不能让父母饥肠辘辘。过去,曾听岳父母讲过多次,当年之所以把大姨姐许配给连襟,看中的就是他的这些品质。
从多年来与连襟的接触中看得出,连襟的确如岳父母所言。岳父母在世的那些年,由于家里劳力少,无论累活脏活,大事小事,每次总也少不了连襟的出面。多少年来,这种做法,在连襟看来,早已成了他的一种不变的习惯,并成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自打我与妻子结婚后,连襟的这些习惯也一直没有改变过,即便岳父岳母离世的近二十年里,妻子姐弟三家,无论哪家有什么事情,也总是少不了连襟的帮忙,每次,连襟也总是毫无推辞地愉快地承担着做大哥的那份职责。记得前几年,我们家新房装修,连襟听说后,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工作,便自告奋勇主动承担起来了房屋装修的一些事情,为装修之事一个人跑前跑后,足足帮我忙活了一个多月,那些日子,在装修房子的事情上,由于连襟的操劳,省却了我不少的心事。
如今,连襟尽管年事已高,他却始终还是那种不变的习惯。在他的心目中,我们的事情,永远就是他责任,那种大哥的形象,那种长者的风范,一直深得我们的爱戴和敬重。多少年来,连襟在我们心里,始终就是我们最亲近的人。自从岳父岳母去世后,每逢年关节假,首选的娘家门就是连襟家,连襟,成了我们最亲的娘家人。
现在说起来,与连襟之间尽管没有先天的血缘关系,但由于姐妹间的那份血脉情缘和连襟的那种人格魅力,多年来的后天赐予,已经把我们连襟间的感情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并且与连襟间的那份亲情愈来愈浓郁了起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