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寻大漠的尽头
前几日的内蒙古之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苍茫的戈壁大漠和悠远的恐龙乐园。在我浅薄的阅历中,自然界的景物能够用“浩瀚”和“壮阔”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和描绘的,除了天空和大海之外,恐怕就是这戈壁大漠了吧。我曾经
前几日的内蒙古之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苍茫的戈壁大漠和悠远的恐龙乐园。在我浅薄的阅历中,自然界的景物能够用“浩瀚”和“壮阔”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和描绘的,除了天空和大海之外,恐怕就是这戈壁大漠了吧。
我曾经为坝上草原的辽阔无垠发出过由衷的赞叹。这次的旅行就是想探究这绿色草原的深处,去追寻草原之外的景色。
沿着坝上草原一路走来,所见到的景致几乎是一成不变的,让我觉得有些乏味甚至无聊。大约走出二、三百公里,依旧是蓝天、白云、草滩……再往前走二百多公里,那草原开始变得稀疏、零落了,绿色渐渐褪去,黄色的沙漠变成了主色调。辽阔的戈壁大漠就展现在我的眼前,顷刻间让我有些兴奋了。但是无论再走多远,依然还是没有望到这草滩和戈壁的尽头。
我在震撼中又一次激起心的波澜,一如我第一次见到浩瀚大海的时的情景。30年前我还是个楞头小伙子,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公差到秦皇岛,兴奋的手舞足蹈。平生第一次触摸到大海,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人类在大海面前原来是如此的渺小。三两日的小住,让我粗浅地体会了大海“波澜壮阔”的豪放和“水天一色”的意境。在大海的烟波浩渺中,我曾天真地去寻找大海的“边儿”。幸遇一位渔民告诉我,大海的边儿在那遥远的水与天相接的地方。那一刻,我心潮的震撼胜过大海的激荡。
眼前这壮阔的大漠戈壁,让我领略到另一种的“浩瀚”之美。我环顾四望,不由自主地又想去找寻这大漠的尽头。但我知道,如果此时有一位牧民在我身边,他一定会告诉我,这大漠的尽头就在那遥远的大地与天空相连的地方。
经历了两次心灵的震撼,我领悟到,那大海的美是一种涌动的美,润泽的美,温柔的美;这大漠的美,则是一种宁静的美、苍凉的美、悲壮的美。这样的美,留给人的是另一种心动。
车沿着丝绸古道一直穿行,向浩瀚壮阔的纵深走去。我似乎感觉到,几个世纪风云的变幻,几千年历史的变迁,还有千万年来远古的地质与生物的演变,都好像同时被浓缩和凝固在同一个时空之中。此时的我,在急切的向往中产生一种冲动,于是,催促司机加快车速,想尽快去寻找千年的历史足迹,去倾听远古悠悠的回声。
秋日的戈壁大漠,更显几分荒凉与落寞。从广漠的天宇泻下的道道阳光,像泼洒在高原上的一腔碧血,给这空旷冷寂的戈壁滩平添了几许生机和温情。在这凄清中,能够感觉到的,除了已经熟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之类的悲凉外,更有一种金戈铁马般的激昂悲壮之情不时地掠过我的心头。这一望无际的戈壁大漠曾是良驹驰骋、将士争锋、英雄决胜的天然战场。匈奴、东胡、乌恒、鲜卑曾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突厥、回纥、契丹、女真曾在这片土地上争斗驰逐。这无边的沙场之上曾经咆哮着、嘶鸣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策马扬鞭纵横驰骋的铮铮铁骑……
只可惜,一直到返程也没有听到关于将帅的智慧故事和兵卒的英勇传奇,也没有看到那古营盘的篝火和古战场的厮杀所留下的任何遗迹,哪怕是只言片语。我想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千百年来这片广漠的土地竟然一直是阒寂而默默无闻,给世人的印象永远是茫茫的草滩,悠悠的白云……即使历史迈入近代,世界的变革给这片土地所留下的印迹,也不过是几支商人驼队在沙漠中跋涉的模糊身影和几辆老式汽车匆匆驶过的隐约轰鸣……
然而,真正让这戈壁大漠从沉寂中惊醒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集宁至二连铁路的修建。随着中蒙俄国际联运列车在大漠中的运行,贯通了欧亚大陆的桥梁,二连浩特便在这茫茫的戈壁上诞生。从此,这戈壁大漠不再死寂,也不再沉默。
在与蒙古国接壤的地方,我们瞻仰了815同号双立的花岗岩界碑,界碑南侧矗立的是庄严的共和国的“国门”。
在这浩瀚壮阔一望无际中,我忽然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这大漠的尽头。这尽头就是神圣的界碑和雄伟的国门——共和国的正北大门!
此时此刻,好像一切都烟消云散,而一切又似乎千古不变。我在被一种历史的悲壮和一种旷古的豪情引领着,一步步走近这原始的壮美和千古的沧桑。我的灵魂在一路行进中被放飞升腾。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