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攻苦食淡散文2025-08-11 02:44:32
我常在日暮时分来到这安静的湖畔,看万顷残照铺洒在水面,一叶孤舟静静的泊着,天地间流溢着红光,沉稳中挟带着几分超逸。我不知该用怎样的语言描绘夕阳带给我的震撼,透过夕阳,我似乎看到了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看
我常在日暮时分来到这安静的湖畔,看万顷残照铺洒在水面,一叶孤舟静静的泊着,天地间流溢着红光,沉稳中挟带着几分超逸。我不知该用怎样的语言描绘夕阳带给我的震撼,透过夕阳,我似乎看到了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看到了人生的万水千山。
那年秋风吹过故乡寥城,我站在古城墙上看夕阳西下。广播响起了任贤齐的《天涯》,天边的霞光渐渐黯然。看着这个拥挤的小镇,内心竟是一阵莫名的苍凉。忽然很想行走,行走,完成一场生命的释放!那时不知哪来的勇气,对着夕阳放声大喊:“走出去!走出去!走遍天涯!”我知道自己欠青春一笔宿债,要用行走偿还!
小时候读千字文“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巨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当时不解其意,只在心中存留了祖国三川五岳的朦胧轮廓。长大之后却对这些模糊的记忆神往不已,暗下决心要将幼时诵读的地方一一走过。我曾在深秋的夜间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在盛夏的清晨看到了峨眉金顶的佛光;在清明时节走进了开封城,在寒冬腊月漫步于圆明园。旅途中的颠簸和孤独都是一种历练,让我在孤独的摸索中探寻自身存在的价值。回想起来,寒山寺的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历历在目,夜闻宏伟悠远的钟声,澄思涤虑;冬日圆明园万木萧下,寒雁长鸣,天地苍凉,行走其中,看断壁残垣而想到一个王朝的衰荣,顿生历史沧桑,寰宇无垠之感。李太白游凤凰台写诗云:“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在历史的遗迹中探寻祖先们飘逝的身影,大概是旅行的至高境界了。
旅途中最凄凉的感觉莫过于他乡听夜雨,我竟不知多少次在雨夜辗转难眠,客心百念。深夜的风声雨声仿佛是故土的呼唤,又仿佛在质问我走了那么多地方到底要寻找些什么。我的眼前常常会浮现出一副这样的图景:衰草残阳三万顷,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走天涯,游子在走,他究竟要去哪里?行者无疆!选择行走,选择在路上!我还要去敦煌,去殷墟,去岳阳楼,去洞庭湖,去更多的地方。也许只为享受颠簸的过程,也许只为邂逅久违的感动。行走,行走!它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命状态!
我常常在想:数十年后的我,会不会以一颗世故的心嘲笑此时的“幼稚”?也许会,也许不会。以后的是是非非难以预料,只好一笑了之,活在当下。但是,无论如何我都坚信,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对于名利的过分追求只是一种虏获,虏获的东西向来浅薄,终将被遗忘。趁青春年少,到处走走,在行走中寻找最真切的情感,行走是一种回归!在旅行中我们会发现:兴衰无非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一个人的天地再怎样沉沦,宏观的大背景也不会改变,无论如何,江河犹在。
我走在未知的路上,走在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继承了李青莲的叛骨,徐霞客的执着。只是期许自己能够在若干年后的一个黄昏,看夕阳缓缓落下收尽苍凉残照,想起自己早年走过风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