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黛玉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的这首诗写尽了呕心沥血创作红楼梦的艰辛和孤独。曾经看过这样的一句话,一部红楼梦养活了多少人,生前因为撰写红楼梦而穷困潦倒的曹先生,没有因为这部作品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的这首诗写尽了呕心沥血创作红楼梦的艰辛和孤独。曾经看过这样的一句话,一部红楼梦养活了多少人,生前因为撰写红楼梦而穷困潦倒的曹先生,没有因为这部作品而获得应有的尊敬,更没有换来物质生活的保障。在今天这样的社会里,一个人要是写出这样一部书,我想所获得的荣誉和财富是难以计量的。如果曹先生活在今天,至少中国不会出现诺贝尔文学奖至今与中国作家无缘的尴尬。遗憾的是在曹先生身后的两百余年内,没有能够再出现任何一部可以与其相媲美的作品。一部红楼梦奠定了曹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仅有这一部作品已足以俯视千古。在我个人看来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一部小说可以与红楼梦相媲美。如果说并列的其他三大名著是月亮的话,那么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永恒的太阳。光耀千古。红楼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是其在文学史上地位的重要依托。正由于此,红楼梦的光芒才如此的耀眼。走进红楼梦,研究红楼梦,一直以来是无数中国文人的共同志趣。红学的长盛不衰也从此侧面印证了红楼梦的巨大成功和地位。无数的红学研究家就某个问题发表了很多的真知灼见。作为一个对红楼梦研究不深的后生,我不敢妄发宏论,只是在此谈一下一些关于林的不成熟的认识,还上升不到理论的高度。
林黛玉,一个中国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人物。一首葬花吟,不知使多少人为之潸然泪下。她就如一个强有力的磁场,激起每一个人心灵的强烈震颤。每一个读者在读完这首诗后,都会感觉到一股浓烈的凄凉之意,为诗中所流露的悲情而感慨不已。一首葬花吟不知道征服了多少人的内心,赚足了多少人的眼泪。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尤其是后半部分,艺术感染力极强。有一种无形的引力吸引你走进,为之颤动,为之潸然泪下。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面对这样的咏叹,我们已经不能自已,在伤悲之余,禁不住要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凄凉的感叹。这远比李清照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要来的更浓烈。就如同一杯烈酒,一喝就醉。醉了,醒来,是刻骨铭心的痛楚。
红楼梦里描绘了所谓的金陵十二钗。重点出现了两个都很厉害的女子。厉害并不是指凤姐手段的利害,而是指不简单。也就是后来比较最多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对于这两个人,在这里我不做多的评论。在一般人的眼里,薛宝钗近乎完美。才貌双全、识大体、圆滑、事故、老练。很讨人喜欢,具有极强的办事能力和公关能力。这是她与林黛玉争夺宝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相反,林妹妹就孤僻的多,安静的多。
读完红楼梦,最深刻的感受之一就是,林黛玉与所处环境的强烈反差。贾家的经济实力和地位不可谓不高。物质上的极大富足,直接带来了后代的荒奢淫糜。红楼梦里集中了不少笔墨描写了这些在道学家眼里,有伤风化的事情。贾链,贾瑞都是其中的典型。饱暖思淫欲。物质上的极大富足,相应的带来的是利用手中的银子和权势来谋取性的利益。可以说荣宁二府里空气极其污浊。在这样的土壤里只有贾宝玉的存在才有一抹清新的空气。
在一般人的眼里,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应该开开心心的,何必自寻烦恼。自苦自怜。然而,林妹妹始终没有融入荣国府的生活圈子,融入不是形式上的,而是指心灵上的。生活在其中,林不可能不了解种种的不良现象,不可能不有所厌恶。在这样的土壤里也只有在宝玉那里才有心灵上的相通。当然这并不是林一直自苦的根源所在。病如西子胜三分,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黛玉,太聪明又太敏感了。聪明的她很快的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厌恶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的她,厌恶所处污浊空气的她,自然不爽。从根本上讲,林黛玉的心病主要还在于对自己未来和爱情的把握。她太聪明了,看得太透了。自己早年丧母,继而丧父。在林看来父母才是自己最大最值得信赖的依靠。没有了父母的林黛玉,从进入大观园那一天起,就烙上了寄人篱下的深深印记。这也成为她始终解不开的心结。因为没有依靠,所以脆弱。因为脆弱,所以敏感。因为敏感,所以容易受伤。更要命的是她的自我封闭。在这里她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可以交流的知音。一个人默默的忍受、承担一切的不幸和痛苦。泪水就成为了她情感的最好宣泄工具。一个人总要用某种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林黛玉也不例外。
孤单的黛玉,敏感的黛玉,脆弱的黛玉,选择了用眼泪来自我释放。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没有人倾诉,不愿意倾诉的黛玉,浸泡在了泪水中。一个泪眼婆娑的美人,所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可怕的。虽然说身为女性,眼泪是上帝赋予的专利。但是过多的眼泪,却使自己显得很无助。也让关爱自己的不知所措。林黛玉的性格和脆弱一直为人所不喜,完全是成长环境造成的。不能怪她。简单的这样评价看待她,是不公正的。在这里我要为黛玉鸣不平。
爱情对一个美人而言,也许是最好的滋养。黛玉和宝玉的爱情令人为之动容。有些痴狂的宝玉面对感情中出现的波折的相对痴狂的表现,深刻的说明二人爱的真,爱的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离。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两个人的生命是统一的。一方的存在就是为了使另一方更好的活着。没有山盟海誓的话语,两个可爱的人儿却将爱情演绎的如此生动和鲜活。乃至于以后的很多人,在看红楼梦时,无法走出。进入了红楼的迷城。由此可见,二人爱情的极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专一,痴情,可谓其最大特征。尽管面对同样才貌双全的宝钗,宝玉却不为所动,在他的眼里和心里始终只有黛玉一人而已。在他爱的世界里,黛玉是唯一的女神。再容不下任何其他人的存在。同时,黛玉更是将自己的生命线与感情线交融在了一起。爱情丰满时,生命便饱满充盈,爱情缺失时,生命便悄然凋谢。荣国府的人们不是不了解二人的感情深度和热度,然而,最终却扮演了无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