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了,致我们的青春

是时候了,致我们的青春

礼典散文2025-05-02 04:35:51
“君不见考场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生烦怨旧生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偶然翻到自己的随写本上记了这么一句侃调,落笔时间却是三年前了。那年高三末,正忙着准备高考。那是一段黑暗而坚定的日子,每一位在这黑暗中挣
“君不见考场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生烦怨旧生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偶然翻到自己的随写本上记了这么一句侃调,落笔时间却是三年前了。
那年高三末,正忙着准备高考。那是一段黑暗而坚定的日子,每一位在这黑暗中挣扎的水手都希望用自己的水手刀在这浓重的黑暗身上划出一道口,足够深,深到有耀眼的液体从那道口子里涌出来。不是血,而是黎明。
那些日子,明白了付出和回报并非一定要成正比,并且即使有了回报,收获的时候也总是有损耗的。于是,笑容少了,沉默多了。从没心没肺的笑声一直到广博的沉默,其间洒下的一路痕迹,便是成长。
当然也笑,但笑过了,有些沉重的东西便会趁了人群的散去像决了堤一般咆哮而来,挟带着沙砾,一颗颗嵌入体肤。“所以只能用歇斯底里来发泄自己的疼痛,却喊不出那种悲哀。”在朋友空间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可以肆无忌惮地疯狂,又悄无声息地哀伤。原来疼痛是可以被发泄的,悲哀却不能。我的语文老师晓华先生曾说过:“悲是一种痛,哀是一种壮。”至今我仍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种。我的青春,曾在这里缄默过。
当初分科的时候大家都说,我不读文科可惜了。我不知道自己配不配的上“可惜”二字。或许他们都没有说错呢?然而路是一条一条走出来的,站在那个分歧点上,前方都是一片泥泞,无路可言,也就没有对错之别,现在再回过头去看看走出的所谓的路,即使错了又能怎样,还不是一样得硬着头皮继续错下去。有否极泰来之说,凭什么就不能有错尽对来的信仰?我没有上帝那双手,所以许多事情一旦发生了便没得选择。生活本来就是一场豪赌,玩得起,继续;玩不起,出局。
记得的,每一次考试都像一场白刀卷刃的肉搏,杀的昏天黑地血淋淋浑身是伤,偏偏还有这么一种形式叫做排名,把那些尚未风干的血痂一个个生生的撕裂开来,所以这些伤,一直不曾痊愈过。虽然知道高分低能的圣贤们大有人在,怎奈现时的主流就是这么流的,我不愿意学非主流,倒是愿意做一个反主流,可惜后果是“未敢翻身已碰头”,然后才明白“自己并非是一个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英雄”。在这种主流的冲击下,高考确实演得像一个美人,以至于人人都想抱得美人归。也正是因为她太美,美到让人愿意耗尽所有的资本博她一笑,美到让人既知他脚踏无数只船,却还不可救药的伏下身来,心想或许哪一天自己就会被她宠幸。很不幸,我在这群人里;更不幸的是,我却看到了这种不幸!意识的清晰,是需要痛觉不断刺激的。我的青春,曾在这里奋斗过。
曾以为遥不可及的高考还是在一天天减少的倒计时中来了。我没有逃,我知道逃不掉。在这场洪水淹没我头顶之前我对自己进行了一场旷世的救赎,终从这场洪流里走了出来。若不这般,我拿什么来赞扬扔下工作到全天候陪考的爹娘,拿什么来挽回烧钱速度比老爹嘴上的香烟还快的三勒浆。于是拿到成绩的那天起,我开始毫不违心毫不节约地挥霍那个欢乐的盛夏。我多想和朋友一起分享人生中最奔放的夏日,然而遗憾的是,许多朋友踏上了复读的朝圣路,再次做了高考虔诚的信徒。原本一起去旅行的计划也只能不了了之。
于是乎,那个盛夏我只能一个人消受着本属于一群人的美好愿景。有话说的好,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看来那个盛夏我确实孤单过,尤其是在身边的朋友由于复读而提前结束了假期之后。我曾为他们扼腕叹息过,但转念又明白各自的人生路毕竟是不同的。有那么一群人能在同一个时刻错过同一列驶往同一个终点的列车并彼此相偎依相安慰相鼓励,这也不得不算收获了一场患难与共的情谊。而我,只是一个恰好赶上了那趟列车发现车上充斥着陌生的面孔却又不敢下车的乘客——因为我不敢保证一年后的这趟列车还为我预留了一个座位,我没那资本。我的青春,曾在这里孤独过。
等一切都平静下来后,我才发现,一个盛夏——确切地说或许该是十二度春秋——所结出的果实原来是那么轻盈,仅仅是一张红色的录取通知书。曾听说复旦的录取通知书像结婚证,由此引发了我想要和复旦结婚的念头。可天下有情却终不成眷属的人多的是,我爱复旦,复旦却不爱我。不过最终还是拿到了红的像结婚证一样的录取通知,新娘成了西南交大。
一下子,高三与我断绝了关系,我以为我自由了。如今才明白,自己日思夜寐的大学不过是艰苦高中岁月的一种信仰,一种精神的支柱。走过那段日子,这种信仰也就不再那么不可或缺了。现实就是,考试在大学里也是常见的,并且学校开放通宵教室以鼓励这种行为,当初为了高考我都还没搞过通宵!当然我现在已经完全能理解老师和家长为何会把大学描述得那般美好,如果实话实说,不知高三的学生们还靠什么信念坚持下去。谎言通常都是美丽而且有吸引力的。大学是美好,但也不是那么美好。
到后来终于忙碌了。上课更兼复习,到深夜,还有六级。那次第、怎一个忙字了得。三年来参加了不少考试,也没挂科。并且知道了有的考试是体力劳动,有的是脑力劳动,有的根本就是人品检验。复习过的东西在考试后就被名正言顺地忘记了。我终于想通了为什么有些东西需要复习:因为它们不常用;至于为什么不常用,我私下妄言,它们除了拿来做学术炫耀基本就没什么用了。我的青春,也曾在这里迷惘过。
今日又提笔,是谁的声音,唱起我们曾经唱过的歌,是谁的笔尖,描绘着我们曾留下的画卷。依旧的街角依旧的曲,依旧有人不断重复上演,我们曾经演过的故事。我们的青春,呼啸而来淡淡离开,不管缄默过、奋斗过、孤独过、迷惘过,我们都与青春共度了一段一辈子最值得怀念的时光。
是时候了,致我们倔强而骄傲的青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