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无奈春归去,怀人可盼玉人来

惜春无奈春归去,怀人可盼玉人来

喜逐颜开散文2025-07-28 01:32:32
七律怠饮惜春兼怀人春归何处可为家?芳草萋萋绿满涯。一曲笙歌怨杨柳,几番风雨惜韶华。行云有意惊寒梦,流水无心伴落花。残酒已消人不寐,相思难尽月西斜。此诗于2011年3月29日,发表在“四海情诗网”的“诗
七律怠饮惜春兼怀人

春归何处可为家?芳草萋萋绿满涯。
一曲笙歌怨杨柳,几番风雨惜韶华。
行云有意惊寒梦,流水无心伴落花。
残酒已消人不寐,相思难尽月西斜。

此诗于2011年3月29日,发表在“四海情诗网”的“诗词江湖”版块。
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在明媚春光即将逝去的季节里,一位男子心仪一位美丽女子,却不能如愿以偿地去体味爱情甜蜜的那种相思无助、痛苦幽怨、借酒消愁、夜不能寐、怀人盼会的惆怅心情。抒发了诗人珍惜春光和思念意中人这两种人们心中普遍存有的美好而无奈的情怀。

释文:
首联是:“春归何处可为家?芳草萋萋绿满涯。”
这句诗的意思是:美好的春天就要逝去了,多么令人悲伤,春天走了,她的家在哪里?她到底会到哪里去安家?也可以这样想:美好的春天走了,我该去哪里?哪里才该是我的家啊!春天逝去了,眼前只剩下这萋萋芳草,她的绿意铺满了我所看到的地方。诗人的一句“春归何处可为家?”问句,给诗文留有意境空间,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由景想到人,一语双关。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由问写景:这逝去的春天是多么令人忧伤,他所看到的只有春天留下的无边绿意。也可能是诗人在无奈的安慰自己—天涯何处无芳草?

颔联是:“一曲笙歌怨杨柳,几番风雨惜韶华。”
怨杨柳,古惜春名曲,借用了名诗、名句,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是一首哀怨的曲子。“几番风雨惜韶华”,化自辛弃疾的词《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诗人饱满的惜春情怀就这样从听觉、视觉、感觉上向读者袭来,让读者不由自主地入情、入境。

颈联是:“行云有意惊寒梦,流水无心伴落花。”
这联由惜春转及怀人,自来惜春多为怀人,两种情感自然融在一起,“行云”多用于指代美丽的女子。从颈联上下句来解读,好象觉得“行云”不一定是作者所怀念之人,是与不是,留给读者自己意会联想。此两句暗中化用“巫山梦”之典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之意,贴景贴情,笔调轻灵雅致。

末联是:“残酒已消人不寐,相思难尽月西斜。”
末联点题,惜春与怀人,更觉得主题主要是怀人。惜春不过是为了衬托怀人的优美情怀和无可奈何的环境气氛而已。结合题目“怠饮”可知,作者在看着大好春光逝去却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地消磨着正在消逝的春光,在那一边慢慢喝酒,一边叹惜春光难留,其实是在那怀念心上人;从时间上说,喝酒应是从白天开始的,喝到酒没有了,酒的醉意也没有了,连月亮也要下山了,但人却不去睡,为了什么?很自然地亮出了主题:相思、怀人。

全诗紧扣“惜春而怀人”立意谋篇。
表面上是何等流连美好春天,多么不忍心春光逝去,从这“春归何处可为家?芳草萋萋绿满涯。”句诗中,您会读出诗人对春的眷恋,从“芳草”、“绿满涯”的词句中,同样可以读出诗人对春的赞美之情。可实际上诗人是在感叹:在漫漫人生旅途中,错过了深深相思的心仪女子,是多么让人遗恨重重,多么令人惋惜难过啊!“一曲笙歌怨杨柳,几番风雨惜韶华。”连音乐都如此忧伤,也引起了诗人人生的感慨,可见怀人之情何等之深!我们从这句“行云有意惊寒梦,流水无心伴落花。”诗句中,已经品尝到诗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限惆怅心情。“惊”、“伴”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感叹之时,蓦然心“惊”,犹如从梦中醒来;一个“伴”字把诗人无可奈何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全诗染上了一层凄婉的感情色彩。真乃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啊!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残酒已消人不寐,相思难尽月西斜。”由虚写过渡到实写,展现我们眼前的是借酒消愁人不寐,身伴月亮西沉,吟哦独品相思的痴情人儿场面。从而更加构成了虚实相映的画面,这情思绵绵、生动如画、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现了绵柔之美的写作风格。至此,“怀人”之意明示昭昭,蕴于其中,回味隽永,突出主题,完成佳作。

此诗在写作特色上更是令人称道。
1、诗的韵律严谨,对仗工整,意象贴切谐和。如:“一曲笙歌怨杨柳,几番风雨惜韶华。行云有意惊寒梦,流水无心伴落花。”中的“一曲”对“几番”,“笙歌”对“风雨”,“怨杨柳”对“惜韶华”;“行云”对“流水”,“有意”对“无心”,“惊”对“伴”,“寒梦”对“落花”,不仅词性对得工,词意也谐和,承接得十分自然贴切,可见诗人深厚的文学底蕴。
2、化典无痕,深情隽永,哀而不伤。“一曲笙歌怨杨柳,几番风雨惜韶华。”诗句化自“怨杨柳”和辛弃疾的词《摸鱼儿》。“行云有意惊寒梦,流水无心伴落花。”此两句暗中化用“巫山梦”之典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但即使不懂得这些典的人读了,也完全可以理解并感动于眼前情景,体会到诗中的意境,可见诗人写格律诗具有游刃有余、信手拈来之功。
3、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感情色彩浓郁。“春归何处可为家?芳草萋萋绿满涯。”设问句的运用,给读者产生悬念,留下想象空间。再请看这:春归家,流水无心、行云有意,给这春天、潺潺流动的水、飘逸的云都赋予了人的感情色彩,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情景相生。把画面写活了,使全诗情调雅致活泼,令人回味无穷。
4、风格清丽幽婉,全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审美感,具有独特的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奇妙而大胆。如诗中把春天、芳草、笙歌、杨柳、风雨、韶华、行云、流水、梦、落花、酒、月等优美意象都展示出来,用于衬托相思怀人之情,情感之优美、感人呼之欲出,意境飘逸开阔,令人叹服!

总之,此诗“七律怠饮惜春兼怀人”佳作,语言优美,特色鲜明,笔调轻盈,情韵悠长,流转自如,画面生动富于美感;字里行间无不渗透诗人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虽然没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力量,但诗中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十分普遍的惜春怀人情感,令我们读而不倦,流连忘返。佩服诗人高超的创作技艺,非凡的创作手法及个性鲜明的创作风格。为诗人能创作出如此精彩的诗篇而鼓掌喝彩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