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愧疚

永远的愧疚

何罗小说2025-08-11 14:45:53
大学期间,他到一所山区中学实习。在那里,自小生长在平原的他第一次见到了心中向往已久的大山,也见到了那些山里淳朴的孩子。山区实习只有一个月而已,30天,听起来有点长,其实,也就是转眼间也就结束了。但是,
大学期间,他到一所山区中学实习。在那里,自小生长在平原的他第一次见到了心中向往已久的大山,也见到了那些山里淳朴的孩子。山区实习只有一个月而已,30天,听起来有点长,其实,也就是转眼间也就结束了。但是,这短短的实习却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留下了永远的愧疚!
他们学校连同他在内共有五个学生分到这所山区中学实习。他们五个来自平原的人对分在山区感到很兴奋,经常在课余时兴致勃勃地去爬山。虽然是师范类专业,其实对教学所知并不多。因为学的都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是毫不相干的,但是备课上课是必须要做的。虽然尽心尽力去对待每一堂课,但是经验有限,所以,难免在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加上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学生,现在却在这里当老师,从心理上,还不能把自己是学生的身份和现在老师的身份正确的定位,所以,也没有把自己当老师,在学生面前也就没有老师的架子。这可能使那些一直处于师道尊严威压下的学生感到心里轻松一些,因而,与他们相处得也比较融洽。但是,这一点,仿佛使校长不高兴了。他让学生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凡事总是这样,如果越禁止,有时仿佛就会越发展。莎士比亚曾说过:“火关得越紧,就会烧得越旺!”相反,学生与他们的关系却日趋密切。后来校长又告诫其他老师要远离他们。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能明显感到一些师生拒他们于千里之外的冷淡。这种情形使他们的情绪和精神很受挫折和打击,想要离开这里,但实习未满,暂时还要被无形的绳索束缚在这里,余下的时光便有点度日如年的意味了。
但是一些学生仍对他们不离不弃,这使校长终于“痛下杀手”:除了上课外,再和这些实习老师接触的学生一律开除!如此禁令看起来是那般荒谬,但是,身为校长,自然有威权将这条禁令实施,所以,他们成了这所中学人群中被孤立的小岛,沮丧和挫折感在心里无边地蔓延。但他们不希望哪个学生因为他们而成了那条荒唐禁令的牺牲品。所以,就自觉地与学生疏远了。这使一些学生心中也感到很痛苦很失落,所以,学生对他们说:“我们宁肯被开除,也不会不理睬你们的!”他们不想让这些天真的学生拿未来和他们作赌注,一再劝告他们要遵从校长的“旨意。”可是,他们竟不听,依然在课余时与他们呆在一起。这种公然藐视校长尊严的胆大妄为的举动,自然被校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他发布的那条禁令终于毫不留情的实施了:经常与他们来往的四个学生的名字被白纸黑字地写在了开除的大字报上。虽然这几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在学校里整日贪玩,即使呆在学校也学不到多少知识,但毕竟这是因为他们而引起了这样严重的后果,所以他们几个为此悲痛万分,觉得是他们害了他们,而他们当时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态,似乎被开除事件和他们毫无关联。不过,最终,他们还是无奈的离开了学校。不知道离开校园以后,他们心中是不是对他们几个实习老师心存怨恨?而这次开除事件是不是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楚和悔恨?
除了觉得心中对那几个无辜的学生欠下愧疚,他一直觉得他们应该愧疚的还有一位老师。在他们当时被校长视如洪水猛兽时,绝大部分老师都视他们如无物,对他们不理不睬。但是,有一位中年男老师,他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总是闭着,不知道是先天还是后天原因导致了他那只眼睛的失明。在他们感觉如置身冰天雪地般的寒凉境界时,他却待他们几个一如既往,使他们感到心中还有些许暖意。在他们实习期满时,贫寒的他竟然备下酒席,为他们饯行。他劝他们几个不要为校长那近似疯狂的举动而在心里感到痛苦,毕竟,一切都已结束,该过去的都已过去了!一番话仿佛是打开了他们深感委屈的闸门,他们几个不禁潸然泪下。席间,他提到自己还是一个民师,想要考自考中文大专文凭,却苦于没有资料而无从下手。闻听此言,他们几个仿佛找到了可以报答知音的途径,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我们回去了会从自己的学校找一些资料给他。他听了这话也喜不自禁,不停地劝他们要吃好喝好!
次日,他们就离开了这个贫穷而闭塞的小山村。返校后,他找到一位中文系的老乡,向他提及找资料一事,他说他们所学的内容其实和自考无关,借给那位老师也没用。于是,他只得作罢。以后,见到一起实习的其他四人,问他们有没有给那位老师找资料,他们说没有,他向他们说了他找资料的情况,他们说既然那样就算了!他说:“可我们答应过他一定要给他找到资料的啊!”他们说:“找不到还找什么找!”这件事就此作罢了。但是,自那以后,他一想起那位老师满怀期待的眼神,就觉得自己负上了深深的愧疚。想起在他那简陋的家里,他轻言慢语的话曾使他们如沐春风,感到精神上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支持,一个个摩拳擦掌,想为他尽一己之力,再加上受到他热情的款待,“吃人家的嘴软”,他们更是充满了不为他找到资料誓不罢休的“豪情壮志”。可是,事过境迁,大家好像都已忘记了在一个遥远的小山村里,有一个憨厚真诚并且略有残疾的老师,曾以他的赤诚触动了他们善感的灵魂!
以后,他每每忆及此事,就觉得他们几个明显表现了人走茶凉!都说世态炎凉,可是,是怎样造成的呢?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可是,要是人人都冷漠一点,世界岂不成了荒凉的沙漠?而我们就这样“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信口开河,漠视人性的人如果多一些,世态怎能不炎凉呢?后来他想,如果他们真的想为他找到资料,那可以到市里的书店去买,到别的地方去找,虽然这是比较复杂和颇费力气的,但是身处在繁华的都市,想找是一定比在山沟里的他要容易得多!但是他们什么也没有做,在找不到资料的情况下,甚至没有给他回过一封信表明找不到的原因!
时光依旧流逝,一切依旧无声无息的继续着。可是,在那个山区实习的一段经历,却成了他心中总是不敢触及的伤痛。他总是想要把这段经历诉诸文字。可是,无数次开头,又无数次没了下文。因为它在自己的心中,就象是一根刺,每当稍稍碰及,便是无边的酸楚和悲痛:在最该为他人贡献自己智能和才华的时刻,他们却无意中成了戕害个别学生和老师心灵的刽子手!情何以堪!痛何以堪!有时,觉得那是一段荒谬不经的梦幻,可是,那又的确是最真实无比的!
所以,有时再回首这段往事,他试图说服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