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子瞻,悠悠我心

情倾子瞻,悠悠我心

矜持散文2025-08-21 22:49:27
夏初,阳光灿烂,清风习习。一辆旅游的大巴上,有个姑娘把头探出来,素面朝天,迎着那明媚的阳光,闭上眼睛,感受着温暖的气息;风,吹乱了青丝,却抹不去她心里重重的忧伤。突然间睁开了眼睛,发现车窗外已绿树成荫
夏初,阳光灿烂,清风习习。一辆旅游的大巴上,有个姑娘把头探出来,素面朝天,迎着那明媚的阳光,闭上眼睛,感受着温暖的气息;风,吹乱了青丝,却抹不去她心里重重的忧伤。
突然间睁开了眼睛,发现车窗外已绿树成荫,葱葱郁郁的尽头,除了绿,还是绿!一泓如翡翠般晶莹剔透的湖水就出现在马路之侧,别有一番洞天:湖面映衬着蓝天,白云,白鹭……简直就是一幅山水画。“哦,好美!这就是苏轼也曾来过的湖中之城惠州吗?”豁然开朗间,姑娘轻扬嘴角,情不自禁地笑了。路边闪过一块大招牌“惠州书城”,这就对了,是惠州,千真万确!
遇见你,哪怕只有一个睁眼的回眸,已是钟情,只是我不知道,你是否会欢迎我这个落魄的小女子。
这个姑娘就是我,第一次邂逅惠州是在2006年的夏天,就这一次,让我与她结下了深深的缘分。
那时,我因为职业的选择与家人闹矛盾,雪上加霜的是,迫于各方面的压力,相恋三年的初恋男友与我不得不分道扬镳。事业爱情的船均搁浅,让我一时找不到方向,不知何去何从。于是流放自己于祖国各地,寄情于山水,以慰孤独的灵魂,一路行走,一路思索,倒悟出了许多教室里学不来的道理。
来惠州,是拜苏轼所赐,小时候就读过他的诗:“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当时就想,若有机会,一定去岭南亲手破新荔,今朝得以如愿,更觉其名不虚传。
漫步苏堤之上,想想自己脚下的路,苏轼也曾走过,竟凭空生出几许豪迈: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说的就是这等洒脱吧。其实,苏轼的人生路一点都不平坦,仕途坎坷的他三番五次被贬谪,生活过得颠沛流离,可是他一路走来,从未怨天尤人,也不因此自暴自弃,“人间有味是清欢,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面对挫折苦难保持平和淡定心境的最佳写照。哪怕身陷泥沼,依然昂望晴空。每到一处,苏轼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为百姓做些什么,而不是自己的荣华与富贵,这样的一个人,真正做到了“先天下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兴建水利工程,为百姓谋福利;他寄情于惠州的山山水水,流连于鹅城的清风明月;他遍尝岭南的四季佳果,享受生活的甘甜与苦涩。在惠州的四个年头,先后写下了一百多首诗词和几十篇散文。诗文多歌咏惠州风物,使惠州名扬四海。使惠州文明得以传播,教育得以推广,以至后来数以百计的文人、墨客纷纷聚惠,大办书院,推广科举,使惠州人才辈出。诚如清代著名诗人江逢辰所言:“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贬惠期间的苏轼,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纯粹文人,对一个城市产生了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足见其文学造诣之高深,人格品质之高尚,故永垂不朽。
一座城市因为有了文化艺术的熏陶而陡然有了灵气,那灵是高尚的灵魂,那气是浩然的正气,而传承文化艺术的载体就是一个个血肉之躯,他们也有悲欢离合,他们也有喜怒哀乐,可是,当他们把自己的追求提升到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高度时,个人苦痛便化作一缕清风,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一曲千古绝唱,一座文明城市。
怀古思今,想自己竟然为一门职业而耿耿于怀,为一段感情而郁郁寡欢,把志向抛诸脑后,把风华正茂的韶华泪干,实在不值!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若一生无法做自己从小立志做的事,那读大学有什么用?我不要什么商业头脑,我要拿起我的笔,书写属于我自己的人生;至于感情,若因为他而抛弃整个世界,那这样的感情也不会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是博大的,你会因为他而看到整个世界。苏轼不也爱朝云么?可是,他更爱明月清风,更爱百姓诗文,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博大宽厚的胸襟,他才可以让个美丽多才的女子爱得如此深沉,不离不弃。
一段旅行,一座城市,一位文豪,让一位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青年找到了方向。我义无返顾走上了文学的道路,没有亲人的支持与护航,没有情人的呵护与陪伴,我与山水为邻,以诗书为友,拜苏轼为师,定居惠州,转瞬就是三年。如果说湖南是我的祖籍,那么惠州亦是我的故乡,我深深的爱着她,美丽的山水慰藉了我孤寂的心,而我誓将用自己的力量为她增添光彩,为此,我将不懈努力!
大家知道湘西凤凰吗?它是我的故土,虽然现在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有个美丽小城叫凤凰,但是它的名气却并非源自其丽质天生,而是由那些特立独行的名人造就的,如果没有作家沈从文、画家黄永玉这样的文化大师,凤凰不过是一默默不名的湘西小城,如小家碧玉般养在深闺人未人识。而今的凤凰因为沈从文的《边城》名满天下,无可否认,众多寻访者是受了沈从文的“蛊惑”,由此可见,文化名人对一座城市,一方水土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就有这样千古流传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或许这就是文化以及文化名人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凤凰还是惠州,都是孕育善良与文明的热土,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如果我们把自己所处的每一方土地都当成家乡热爱,那么处处是吾乡!
苏轼、沈从文等的文采光华,胸襟善举毕竟已经成为历史,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未曾片刻停歇,我们不能为前人的业绩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更应以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气魄去超越古人。要想超越,就必须创造,除了创造物质文明,还要创造精神文明,因为后者尤其重要。试想,千百年后,我们拥有过的财富都将成为一种交换符号而被人遗忘,惟有那文采风流的篇章永记史册,惟有那不朽的艺术古迹陈立人间,继续诉说那繁华的文明盛世。故从事文学艺术者须担当起振兴中华文明的重任,上下求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孜孜不倦追求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把最好的精神文明呈现过后人,不仅给中国人,还要给全世界的人,因为天下本一家,艺术同根,文明同源。而当政者也应起到引导与鞭策的作用,在经济极度发展的今天,重视文化艺术犹如锦上添花,会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
2009年的春天,是我在惠州生活的第三个春天,东江水暖,西湖如镜,红了桃花,绿了人间,在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里,我们迎来了“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新客家人,老客家人,新惠州人,老惠州人在东江边深情拥抱,喜极而泣,漫天的焰火,和谐的百姓,莫道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