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谢堂前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有过多少显赫的家族?用恒河沙数来形容,大概并不过分。只是,在滚滚红尘里,他们消失得没有了踪迹。有一些,在故纸堆的某一个角落里,会有只言片语的留存。有的,或许在文学作品里,留下凭吊。但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有过多少显赫的家族?用恒河沙数来形容,大概并不过分。只是,在滚滚红尘里,他们消失得没有了踪迹。有一些,在故纸堆的某一个角落里,会有只言片语的留存。有的,或许在文学作品里,留下凭吊。但是,像王道谢安两大家族,因为一首诗至今让人们感而慨之,算不算奇迹?在乌衣巷的中段,有一个王道谢安纪念馆,稍稍有点意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一首《乌衣巷》,不但让人记住了一条巷子,更让人记住了晋朝的两大家族。由晋朝开始的“九品中正制”,开创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的官场制度。普通学子的升进之路几乎被堵死。因此,“魏晋风度”成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发泄心中不平的实际行动。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七个人,将这种所谓的风度发挥到了极致。
那时候的政治形势是“王与马,共天下”。王导一家,在东晋的政治势力到达了顶峰,以至于让司马睿邀请他共受朝臣的贺拜。虽然王导的表现并不飞扬跋扈,东晋几代皇帝的小心翼翼,却是在历史上有记录的。有研究《红楼梦》的人说,王夫人王熙凤等“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的王家,隐喻的就是东晋“共天下”的王家。所以,贾府的实际掌权者是东府的琏二嫂子。不知道这样的研究有没有依据,好看倒是真的。不过我对王家更多的了解的是后来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书法上的杰出贡献。
至于谢家,除了“淝水之战”谢安的“指挥若定”外,那双断了鞋跟的木屐,更有味道。一盘看似波澜不兴的棋局中,隐藏了谢安内心怎样的万千丘壑?那一口传说中吐出来的血,可不就是心力交瘁的证明?作为一个女子,我对于谢家的另一个成员更感兴趣。她便是以“柳絮才”传世的谢道韫。《红楼梦》里的第一才女,曹雪芹给她的判词就是“堪称咏絮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有才有德的女子自古少见,因才传世的女子又是少之又少。谢道韫有才有德,多少女子羡慕啊。
站在纪念馆的门口,脑海里已经泛起了有关王谢的种种。纪念馆不大,小的有点过。我整整一圈转下来,没被看到第二个游客。进门时还有一个小插曲。虽然我看到了售票处的标志,却没有售票人。走进去又被一个悠闲坐着的老头赶了出来,要我出去买票。我说门口没人,要不将钱给他。他告诉我到门口使劲儿叫。只得服从。八块钱的门票不贵,这个不规范的工作态度加上这个价位,心里面对纪念馆的期待降低了很多。
果然,纪念馆里除了一些图片,没有更多的收获。东晋的世系表以及后来的宋齐梁陈的世系表,理清了南朝这几个朝代的更迭关系,让南京的“六朝古都”坐实了。金陵城虎踞龙盘,秦始皇巡视时看到了该城上空的王气,派囚徒开凿了秦淮河,意图毁掉潜在的权力争夺者,确保他秦王朝万代不变。真实的历史大家都知道,秦朝二世而亡。秦始皇白辛苦了。只是,在金陵称帝的王朝基本上都是短命王朝也是不争的事实。和秦始皇有没有关系,等待大家的研究。还有人说,这个城市的王气太强,这些登基做皇帝的人,命不够硬,被城市克住了。姑妄说之姑妄听之,八卦而已。
楼上拐角处一间小小的屋子里,躲了一个优雅的所在,“金陵古琴社”。几个曼妙的女子,轻拢慢捻,古琴发出叮叮的声音。这个本来有点暗淡的纪念馆,因此亮堂了许多。原来,魏晋风度没有绝迹,他们在纪念馆的一隅,用琴声陪伴王谢。
遗憾的是,我没有看到哪怕一只飞进飞出的燕子。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