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上海世纪公园

漫游上海世纪公园

断峤散文2025-05-05 11:14:03
才走过红绿灯前的斑马线,就置身于杨柳拂岸的小桥边。从世纪公园七号门漫步而前,感觉轻松了不少。也许是这几天在上海都市穿行的缘故,常常害怕车子从身边飞驰而过,不得不左顾右盼,连走路都没有了自信。因此,走进
才走过红绿灯前的斑马线,就置身于杨柳拂岸的小桥边。从世纪公园七号门漫步而前,感觉轻松了不少。
也许是这几天在上海都市穿行的缘故,常常害怕车子从身边飞驰而过,不得不左顾右盼,连走路都没有了自信。因此,走进了世纪公园,便找到了走路的自信。
我和爱人沿河溯流而上,河岸的灌木丛挡住了我的视线,可水中荡漾的嬉笑声还是隔着树林溢了出来。我想,若要是明月高悬,这河水将给喧嚣的都市里的情侣带去怎样的惬意啊。
还没有走到河的尽头,一条小水泥路斜着延伸,一块很大的草坪静卧在树林中。虽然草坡上没有横吹牛背的牧童,似乎少了一点生气,少了一些生动,可还是禁不住爬上草坡,拿出相机,留影纪念。看看照片,层次分明:远处是林立的高楼,近处是密匝匝的树林,我双手抱膝定格在现在都市与乡野的草坡之间。
从草坡上下来,面前的路标写着“秋园”。带着好奇,我寻找着秋天的记忆。眼前的桃树,竹林,让我不知道是在果园还是在山坳的竹林里。从小我特别喜欢竹林,因为儿时的我只要钻进竹林,不仅能拾掇柴火,还有那鲜嫩的竹笋,运气好,还能吃上一串串野草莓之类的甜果。看见竹林,童年的满足让我忍不住想往竹林里钻。可惜“秋园”的竹林被捆扎得太端庄太严肃,缺少探头探脑的灵气。不过铺在地上的竹叶和不守规矩的竹笋还是让我和他们有一种深情的对话。
看,桂花。虽然在上海居民小区里也看到桂花,但缺少秋的背景。这里的桂花都是被矮灌木丛簇拥着,这让我想起秋天山野满地的桂花来。山野里的桂花一开,我们就可以把头上的斗笠倒扣过来,采摘山果了。把桂花撒在头发里,头发既芳香又细腻,那种感觉才真是沁人心脾呢。
走过秋园,一汪湖水荡起微波,“夏园”到了。我惊讶这里的湖岸如此散漫。大凡都市公园里的人工湖都免不了造一座湖心亭,然后九曲回廊,石岸码头。可这里却零零散散抛进了一些鹅卵石。一些鹅卵石下的小水窝里竟然有那么多的小鱼!眼前的景象复活了我的童年,伸出双手与小鱼玩了起来。若是我小时抓鱼的网兜在身边,它们一只也逃不开的。“啊,这岸边还有芦苇呢!”我喊了出来。我俯下身去,守着,像孩提时代一样,想抓一只大甲鱼呢。在我身边蹲着不少老老少少,都像我一样守着一份童真!带着这份童真,我漫步于“春园”的盈盈的花团,扣问“冬园”松树底下绿色的苔草丛中是否能奉上蘑菇的伞衣。
四周的小河杨柳阻隔了现代大都市文明的背影,然而我的感觉特别美好。是啊,北京的颐和园名胜太多,让人觉了自己的平凡和渺小;杭州西湖的神话过于,也让人感觉虚幻而失去了真我;走进上海世纪公园,没有伟人的塑像可供瞻观,反而让人觉到自己的真实存在。在这里,你可以处处品读自己人生的历史,四季轮回,莺飞草长,从童年的足迹数起,一枚枚,一串串拾起来便是一座心灵的碑石。啊,世纪公园,我们在这里放纵着青春的浪漫和幻想。虽然,你广阔的绿荫里找不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