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凡人的平凡传记

一个平凡人的平凡传记

煞有介事散文2025-04-16 09:44:24
个人传记(0-15岁)1983年的酷暑,我匍匐着从母亲的肚子里呱呱落了地。按照当地的风俗,小孩刚生下来时,如果仰面朝上,则为正常,而如果是头朝下,则会不吉利,说是会克父母。正因如此,我差点被丢掉或送给
个人传记(0-15岁)

1983年的酷暑,我匍匐着从母亲的肚子里呱呱落了地。按照当地的风俗,小孩刚生下来时,如果仰面朝上,则为正常,而如果是头朝下,则会不吉利,说是会克父母。正因如此,我差点被丢掉或送给别的家庭-一个更苦且不能生育的家庭。
好在当时家里只有哥哥一人,比我大三岁,我是老二,当时未出嫁的大姑心软,便竭力说服我的父母,让他们留下我,还说如果把我送走,还不如直接把我掐死,免得日后再有吃不尽的苦头。本来爸妈就舍不得,经姑姑这么一说,也就横下心来,冒着不吉利的风险把我留在了他们的身边。姑姑也随便给我起了个名字-玲。虽然后来,我听信算命先生的话,说玲这个名字跟我的五行不符,需要改名字才好生存而重新改了个新名字,一个更土的名字-萍。如今,玲依然还是我的正式书名,但,生活中,唤我最多的已是后面的名字。我庆幸于这样的改变,而家人,依旧以原来的名字称呼我,很难再改口。也因此,每当有人唤我真名时,我便觉得陌生,且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出生时的情景和我的大姑。
我的到来,给原本贫穷的家并没有带来多少欢乐,相反,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让父母确实颇为头疼,尤其是我的母亲。
当时的穷苦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是丝毫不为过的,我们住在一座看似高大的红砖瓦房里,占地200平方,里面的房间却只有4间,加上正中一间堂屋,便是5个。房间。里面除了住着我们一家,还有爸爸的弟弟一家。另还有他们的继父,一个到死我都不承认的爷爷。分到我们家一共有两间房,一间做厨房,另一间,便是我们的住房。爸爸把长长的住房隔成两间,这样,我和哥哥,还有比我小二岁的弟弟,便能住在小房间了。
小时候,我最大的特点是,爱哭,且脾气倔强。
那时,我和哥哥常常吵架。哥哥嫌我像个跟屁虫,总是悄悄躲起来不让我跟着,而我就又哭又闹,非跟着不可,有时他气急了便打我,而我,便拿起一根扁担,能把他追了大半个村子。当然,我还有另外的绝招-便是弟弟。小家伙在2岁时的样子长得十分可爱,一张小脸胖呼呼的,我因拿哥哥无办法,便常常捏弟弟的脸,直到把他弄哭为止。因为把他弄哭,哥哥便要跑回来哄他,因为带好弟弟,是爸妈交给他的任务不是我的。每当这时,便轮到哥哥拿我没辙,看到他手忙脚乱地样子,我会小小开心一下,然后也帮他一起哄小不点直到不哭。
不过,大多数时候,哥哥也是会带着我们一起玩的。我像个假小子一样,跟着哥哥和几个小伙伴脱光了衣服跑到河里去捉鱼,抓青蛙,但是我从来没捉到过。而弟弟,是一定要带着的,可是,弟弟那时只有2岁,不能下水,因此,只有坐在岸边眼巴巴的瞅着我们在水里跳来跳去。
大多数时候,在夏日阳光肆虐的午后,在门前那棵大板栗树荫下,也常能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个7,8岁的小男孩,背上背着一个小家伙,手上还牵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乖乖坐在树下纳凉。而路过的行人,也必然会取笑小男孩一番的。

我小时候确实不够可爱,相反,还很可憎。比如,常听大人说起,我很爱哭,而且一哭,是又大声又长久。后来也听小姑说,那时,经常能听到我的哭声,哪怕是在隔着一个大山坡的河边。所以,小姑从来就不喜欢我,每次她打开房门,我就眼睁睁看着她屋里那些好吃的糖果流口水。
哦,我家的房子建在一个大山坡的后面,中间隔了一条马路,山坡倾斜而下的正前方,便是一条小河,那时,河水清澈到能见到里面的小鱼,因此,大人会在这个地方搭上几块石板做洗衣服之用,妈妈常在这里洗衣服。小屁孩,则在下游嬉水捉鱼。
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7岁那年就彻底结束了。哥哥总嫌我一个假小子,跟着太碍事。他也不再愿意跟我们挤同一张小床了,于是,他便去别的小伙伴家搭铺。从此,我对哥哥的依赖和崇拜便逐渐淡薄起来。

至于脾气倔,当时在村里应该也算闻名了。记得那是在读小学三年级时,由于家里穷,长年都穿着一件衣服去上学,估计身上肯定不好闻。当时班主任是个女老师,每天中午放学会叫几个住地比较远带饭的女学生帮她改作业,我的成绩在班里还算不错,平时,她还是挺喜欢我的,因此,便非常期待中午时能被老师留下来,让一起帮着改作业。有好几个中午,我趴在讲台上眼巴巴看着其他几个女同学帮老师改试卷,久久不回家。目的就是想让老师留我一起帮她改,但都没有。心情于是很失落,后面想了想,觉得肯定是衣服出了问题,想着天天穿着同一件红色的棉毛衣,别人肯定嫌弃。于是,我回家,就缠着母亲让给买新衣。当时,母亲是答应了的,说第二天便带我上街去买,结果到了第二天,母亲竟然说话不算话,又不让买了。当时,我非常生气,于是,处处顶撞她,第二天在吃饭时又不小心打碎了碗,母亲在骂我时,我便回骂了两句,还差点跟她打起来。从那天算起,后面至少有10天没跟母亲说话。
其实,妈妈是有些重男轻女的,由于出生时又有那么一点例外,所以她从来都不大喜欢我,再加上我的性格如此犟,就更加了。幸好,爸爸比较疼我,从来没有把我当成不祥之物待之。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在跟妈妈不说话的那段时间里,爸爸从来没有骂过我,只是教我,不跟妈妈说话是不对的,要马上改正等等。往后,也还是有好吃的,也一定是先给我分了,才给哥哥他们分。他对弟弟,则严厉多过慈爱。
所幸,母亲虽不待见我,但我的学习成绩却一向很好,从小学起,便总能排到前十名,每次开家长会,老师便会当着我的面向爸爸夸奖一番。而家长会,也必然是爸爸前去的。当时,班主任总会拿哥哥来对比。他小时候很调皮,从不认真读书,在初一时,我和他是同一个班主任,只是他高我一年级,因此,我们共同的班主任便会这样对爸爸说:这个女儿呢,要比儿子听话多了,也用功些。而爸爸这时,便会很高兴,觉得没有白疼我,为他脸上争了光。但回去后,是必少不了要把哥哥狠狠地骂一通的。

我的人生,便是这样慢慢拉开了序幕—在这个西南境内的小村子,这样一个家庭中。
在这里,不得不要说的是,这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不足200户人家,可是,从我记事起,我便对这个落后的村落充满了仇恨。听说爸爸在10多岁时跟着改嫁的奶奶再嫁到这里的,除爸爸外,奶奶还带来了2个
标签
相关文章